游客
题文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是对我国河西走廊地区葡萄酒盛誉的浓缩。下图为河西走廊某地区等值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地与法国波尔多同位于的38°N全球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葡萄种植久负盛名。甲地与波尔多气候相似之处表现在: 

A.气候类型相同 B.距海近,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
C.夏季天气炎热,日照充足 D.冬季温和多雨,有利于葡萄生长

该地区: 

A.降水较少,自南向北递减 B.受地形影响,降水高达2000mm以上
C.同纬度西部降水比东部少 D.东北部受冬季风影响大,降水量最多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9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8月9日16时20分在福建霞浦登陆后,由于移动速度慢、带来的雨量大,受其影响,我国部分地区诱发多起地质灾害。回答题
受“莫拉克”的影响,下列省区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是

A.江西、陕西 B.福建、湖南
C.广西、内蒙古 D.云南、西藏

台风“莫拉克”在福建登陆时,受其影响浙江省不可能出现的风向是

A.西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偏东风

下图为“某大河流域的地质构造与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若在图中乙处修建一水库,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A.会使图中湖泊不断萎缩,盐度升高,生态破坏
B.河口滩涂面积增速变缓
C.库区周围土地盐碱化严重
D.使河流下游径流量增大,洪涝灾害加剧

关于图中所示地区地质、地貌和地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斜成岭,背斜成谷
B.①地地下有可能找到石油
C.地质基础很不稳定
D.从甲到乙,地层形成年代越来越老

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河冬季有凌讯现象
B.该流域自然带呈现明显的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C.该河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D.该河以降水补给为主,流量季节变化较大

下图为某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和某种天气系统出现频率分布图。读图回答题。

该区域出现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A.热带气旋 B.温带气旋
C.热带高压 D.暖锋锋面

与该天气系统伴生的自然现象是

A.锋面雨
B.伏旱
C.风暴潮
D.大雾

滑坡是我国山区常发生的一种地质灾害。图中的甲为某滑坡区域坡度面积频率分布图,乙为某滑坡区域土质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甲图显示

A.坡度越大滑坡发生的频率越高
B.滑坡发生频率与坡度呈反相关
C.坡度15°左右滑坡发生的可能性最高
D.40°以上的陡坡不会发生滑坡

从乙图可知

A.滑坡发生频率与土质无相关性
B.土质颗粒越大,发生滑坡的可能性越大
C.土质颗粒越小,发生滑坡的可能性越大
D.砂质土壤发尘滑坡的可能性最大

人类的哪些活动可以降低滑坡灾害的发生频率

A.水库建设 B.陡坡开辟梯田 C.山区采石 D.封山育林

下表是世界最大的再保险公司——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对全球20世纪后50年的特大自然灾害作出的统计,根据表格判断题。

年代
1950-1959
1960-1969
1970-1979
1980-1989
1990-1999
重大自然灾害次数
20
27
47
63
82
经济损失(亿美元)
385
690
1242
1929
5385

关于20世纪后50年自然灾害的发展趋势,正确的叙述是

A.由于战争和自然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
B.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越大,死亡的人数也越多
C.自然灾害出现的频率和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在增大
D.发展中国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增大,而发达国家经济损失减少

20世纪后50年的自然灾害中,危害范围最大的是

A.暴雨造成的水灾 B.台风形成的风暴潮
C.全球变暖造成的干旱 D.地壳运动造成的地震

关于20世纪后50年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关系,正确的论述是
①人类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过度开发,增加了自然灾害发生机率
②沿海人口稠密地区经济发展快,气象灾害对这类地区造成的危害程度也因此增大
③人类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增多,诱发了某些自然灾害的发生
④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有时会诱发地质灾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