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杰里·本特里在《新全球史》说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流感发生了,……已经夺去了2000多万人的生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是导致1918—1919年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是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病的蔓延。……从北极的小村庄、印度和美国拥挤的城市到欧洲的战场。”这表明

A.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B.一战是导致疾病传染的主要原因
C.高效率的交通运输使得人口流动频繁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加速疾病传播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顾炎武在《生员论》中指出:“国家之所以取生员而考之以经文、论、策、表、判者,欲其明六经之旨,通当世之务也。……舍圣人之经典、先儒之注疏与前代之史不读,而读其所谓时文(多为当时书坊刻印的中举者试卷)……五尺童子能诵数十篇而小变其文,即可以取功名,而钝者至白首而不得遇。”此处他批评的是( )

A.科举考试考查儒家经史 B.经文、论、策脱离世务
C.考生背诵范文应付考试 D.考试文体要求八股对仗

清人袁枚认为,封建是“道可行而势不可行”。他说:“先王有公天下之心而封建……故封建行而天下治。后世有私天下之心而封建……故封建行而天下乱。无先王之心,行先王之法,是谓徒政。”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

A.袁枚主张实行分封对抗专制 B.封建本意含有公天下之心
C.后世分封不符合先王本意 D.后世分封体现专制色彩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刘、石乱华,本于清谈之流祸,人人知之。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未得其精,而已遗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辞其末。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这段话主要表明顾炎武认为( )

A.清谈误国,倡导精研心性
B.鞭挞理学,否认孔孟学说
C.实行仁政,反对君主专制
D.反对空谈,主张经世致用

北宋程颐说道“唐有天下,如贞观、开元间,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玄宗才使肃宗,便篡。肃宗才使永王璘,便反。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作者意在说明( )

A.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B.传统宗法制度受到极大破坏
C.伦理纲常有利于政权的稳定
D.佛道兴盛对儒家思想的冲击

苏格拉底认为: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一个人只有真正的认识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下列言论与上述关于“人”的品质的观点相似的是 (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C.“真正高贵并非无成,而是自为的”
D.“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庭里,而落在个人身上”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