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学生利用以下装置探究喷泉实验。其中A、F分别为硫化氢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硫化氢反应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装置A中的分液漏斗内液体a可选用             (选填以下选项的代号)
A.盐酸       B.浓硫酸         C.稀硫酸         D.稀硝酸
(3)虚线框内应添加必要的除杂装置,请从上图的“备选装置”中选择合适装置的编号,填入下列空格。B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
(4)打开K1、K2,将常温压下的H2S、Cl2以体积比1:1充满烧瓶后,烧瓶中发生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关闭K1、K2,始终看不到烧瓶内产生“喷泉”现象,理由是:                                                            
(5)在操作(4)的基础上,引发喷泉操作方法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已知Cl2+H2O HCl+HClO。为了探究HClO的漂白性,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1)通入Cl2后,从集气瓶A中干燥的红色布条没有褪色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从集气瓶B中湿润的红色布条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2)为了确证是HClO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你认为还应增加的实验是

(1)实验室有下列仪器:

请从上述仪器中选择适当的仪器按要求填空。
(a)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的仪器是__(填字母)。
(b)配制250ml0.1 mol·L-1的盐酸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填字母)。
(c)常用作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仪器是_ _(填仪器名称)。
(d)若定容时加蒸馏水液面没到刻度线,溶液浓度将_(偏高、偏低、无影响)。
(2)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立即会看到溶液变蓝色,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化学方程式辅以简要文字进行解释)

实验室需要0.1mol/L硫酸950ml,某同学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
(1)需选用容量瓶。
A.50m B.100ml C.250ml D.1000ml
(2)需量取浓硫酸ml。
(3)配制溶液时下列操作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的是
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 B.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的溶液未转入容量瓶中
C.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 D.溶液未经冷却即注入容量瓶
(4)配制溶液时有以下几个操作:
①溶解 ②摇匀 ③洗涤 ④冷却 ⑤量取 ⑥转移溶液 ⑦定容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下列是与硫元素相关的一系列实验: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2)试管C口部的棉团上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将B试管中的溶液加热,可以观察到。试管C中溶液变浑浊,则证明SO2具有性。
(4)如将B试管换成D试管,并从直立导管中向BaCl2溶液中通入Cl2气体,现象
(5)如果反应过程中要立即停止反应,最简单的方法是

类比思想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已知Na2O2能与CO2反应,甲同学受到启发,提出一个相似的观点:Na2O2与SO2也能够反应。该同学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充分反应,B中固体由淡黄色变为白色(Na2O2完全反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C中,木条复燃。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Na2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此装置存在缺陷,请你帮其完成装置的改进并简述理由:
①在A、B之间加一个干燥管,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B、C之间加一个装有溶液的洗气瓶,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任何的推论都要经过检验,请完成对白色固体成分的探究:限选实验试剂:稀盐酸、硝酸、NaOH稀溶液、蒸馏水、BaCl2溶液、澄清石灰水、品红溶液。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白色固体为Na2SO3
假设2:白色固体为Na2SO3与Na2SO4的混合物;
假设3:     
②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以上三种假设,完成下列填空。
步骤1:SO32-检验: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加入足量的,塞上单孔胶塞,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
步骤2:SO42-检验:在步骤1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步骤3:结论:若步骤1现象明显,而步骤2没明显现象,则假设1成立;若步骤1现象不明显,步骤2现象明显,则假设3成立;若上述两个实验现象均有,则假设2成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