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C、D、G、I为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单质,D、G、I常温下为气态,且G为黄绿色;形成D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B的焰色反应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K为红棕色粉末。其转化关系如图。
请回答:
(1)工业上制C用A不用H的原因
(2)写出C与K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 (填“大于”或“小于”)生成物总能量
(3)L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金属,用碳棒作阳极,L作阴极,接通电源(短时间)电解E水溶液的化学方程式 。
(4)J与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已知常温常压下:
①2CH3OH(l)+3O2(g)=2CO2(g)+4H2O(g)△H=-1275.6kJ/mol
②H2O(l)=H2O(g)△H=+44.0kJ/mol
写出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又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开发和应用的广阔前景。工业上用如下方法好处甲醇:
①方法一:该反应的△S__ ___0(填“>”或“<”)。图中曲线a到曲线b的措施是____ _____,恒温恒容时,下列说法能说明反应到达平衡状态的是___ _____。
A.体系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 | B.V(CO)=V(CH3OH) |
C.H2的转化率达到了最大限度 | D.△H不再改变 |
②方法二:将CO2和H2按物质的量之比1:3充入体积为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如图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压强为0.1MPa和5.0MPa下CO2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其中a点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a,b两点化学反应速率别用Va、Vb表示,则Va__ ___V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已知原子利用率=期望产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之比,则方法二的原子利用率与方法一的原子利用率之比为__ _。
(3)甲醇对水质会造成一定的污染,有一种电化学法可消除这种污染,其原理是通电后将Co2+氧化成Co3+,然后以Co3+做氧化剂把水中的甲醇氧化成CO2而净化。写出除去甲醇的离子方程式____ _____。
如图所示,一密闭容器被无摩擦、可滑动的两隔板a、b分成甲、乙两室;标准状况下,在乙室中充入0.6mol HCl,甲室中充入NH3、H2的混合气体,静止时活塞位置如下图。已知甲、乙两室中气体的质量之差为10.9g。
(1)甲室中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
(2)甲室中气体的质量为 。
(3)甲室中NH3,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4)将隔板a去掉,发生下列反应:HCl(g)+NH3(g)=NH4Cl(s),当HCl与NH3充分反应后,活塞b将位于刻度“ ”处(填数字)。
1 L Al2(SO4)3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含Mg2+2.4 g,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则MgSO4和Al3+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H+、Mg2+、Ba2+、CO32-、SO42-,现取两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份加入足量NaHCO3溶液后,收集到气体0.03mol。
②第二份加足量Ba(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干燥,得干燥沉淀4.66g。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计算出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是 ,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
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离或提纯,应选用下述方法的哪一种(填序号)
A.分液 | B.过滤 | C.萃取 | D.蒸馏 |
E.蒸发结晶 F.加热分解
(1)除去CaCl2溶液中的CaCO3 ;
(2)除去KCl固体中的KClO3 ;
(3)用食用酒精浸泡中草药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 ;
(4)分离苯和四氯化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