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下列引用《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 A.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
| B.“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
| C.“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
| D.“皇帝是国家元首” |
下图是中国近现代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走势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 A.①的发展主要得益于英国对华资本输出 |
| B.②的变化主要原因是日本对华军事侵略 |
| C.③的趋势表明我国基本完成所有制的转变 |
| D.④的产生促进了抗战时期民族企业的发展 |
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些符号给人留下深刻记忆,下列时代符号对应正确的是()
| A.清末符号:租界、洋人、水师、中山装、火轮船、军阀 |
| B.民国符号:黄包车、旗袍、长衫、上海滩、黑色礼帽 |
| C.文革符号:大字报、绿军装、洋布、红色、语录、买办 |
| D.80年代符号:自行车、QQ、录音机、霹雳舞、摇滚乐 |
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
| 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 |
| B.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
| C.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
| 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 |
“它的历史从侧面展示了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同时也展示了元代中国有文化修养的精英阶层在促进这种相互作用时的新作用。”这里的“它”最有可能指
| A.文人山水画 | B.杂剧 | C.昆曲 | D.京剧 |
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上述观点表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 A.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 | B.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 |
| C.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 | D.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