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在四个地区分布的四种农作物。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下列地区与农作物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①甜菜 ②冬小麦③水稻④葡萄 |
B.①青稞②玉米③甜菜④哈密瓜 |
C.①燕麦②春小麦③苹果④棉花 |
D.①青稞②甜菜③甘蔗④棉花 |
图中②、③两地区农业生产的相同之处是( )
A.农业单产水平高,商品率高 | B.都是小农经营 |
C.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都很高 | D.气候条件皆为雨热同期 |
读几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回答问题。
地区 |
种植业比重 |
畜牧业比重 |
商品率 |
投入劳动力数量 |
① |
86% |
14% |
20% |
多 |
② |
45% |
55% |
90% |
少 |
③ |
8% |
92% |
89% |
少 |
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
A.水稻种植业 | B.混合农业 |
C.商品谷物农业 | D.种植园农业 |
与②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 ( )
A.刚果盆地 | B.四川盆地 | C.大自流盆地 | D.墨累—达令盆地 |
提高③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 )
A.提高机械化程度 | B.充分利用水资源 |
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 D.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
读“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完成问题。甲、乙农业区位的优势是 ( )
A.人均耕地多 | B.水热条件好 | C.工业基础强 | D.科技水平高 |
丙、丁农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及特点是 ( )
A.温和多雨,畜牧业发达 |
B.科技发达,生产规模大 |
C.劳力充足,集约化经营 |
D.地广人稀,商品率较高 |
该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迁过程图。读图,回答问题。该地区位于
A.珠江三角洲 | B.江淮平原 | C.黄河三角洲 | D.三江平原 |
该地区土地利用变迁的最主要原因是
A.市场需求的变化 | B.劳动力素质的提升 |
C.灌溉技术的提高 | D.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
发展到第Ⅲ阶段时,该地区最有可能
A.自然灾害多发 | B.农业人口比重上升 |
C.农业投入不足 | D.商品率大幅度提高 |
该图为某大陆沿28°S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①地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
A.自给自足 | B.农产品商品率高 | C.刀耕火种 | D.劳动密集型农业 |
读图,下列有关香港农业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①1955年,香港农业生产的最主要地域类型属于传统稻作农业
②1985年前香港园艺农业面积持续上升
③香港地区弃耕地比重大幅上升
④由于全球变暖,香港越来越不利于农业发展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