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位身材不高,有着钢铁般意志和锐敏头脑的思想巨人,正在创造着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他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独自于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相抗衡,并成功地粉碎了他们的一切武装干涉……                                         
材料二 1921—l925年苏联(苏俄)粮食产量变化表

年份
1921
1923
1925
粮食产量(亿普特)
23.13
34.55
44.24

材料三 “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他领导的哪一次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材料二中苏联(苏俄)在1921~1925年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这一政策具有什么显著特点?
(3)材料三中的“独特实验”是指苏联形成了什么模式?苏联的经济社会发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代化”与“近代化”在西方词汇中本是同一概念。。。。。。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也是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向西方学习”作为一个奋斗目标,国人在认识上经历了巨大的转折。
——摘自《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
材料二:1978年12月18日,中国最高层政治家和最基层的农民们共同翻开了历史新一页,这一天,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队长严宏昌把16户农民召集到一起,私自立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生产契约……也许是历史的巧合,也就在这一天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解释“中国近代化”的含义。(2分)
(2)请简述“中国近代化”开端事件的影响。(4分)
(3)中国共产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的伟大决策是是什么?在此次会议精神的指导下全国农村开始推行哪一政策?(2分)
(4)我国今天的现代化建设和中国近代史上“近代化”探索前提条件有何不同?(2分)

阅读下列材料:
《大国崛起)电视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大国崛起问题成为社会议论的热门话题。世界近现代史上,英、法、美、德、俄、日等国强大的原因,主要是思想文化的进步、经济的强盛、体制的创新以及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国家发展的道路。开阔视野,向发达国家学习是后发国家走上强盛的开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说明大国崛起的共同原因。(2分)
(2) 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概括17--19世纪英国成为世界大国的主要原因。(4分)
(3)“向发达国家学习是后发国家走上强盛的开端”,列举近现代史上我国“开阔视野,向发达国家学习”的事例并具体说明。(2分)
(4)结合世界史上大国崛起的现象,请你从政治、经济或科技任一方面谈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启示。(2分)

对人的尊重和关爱,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闻讯回家,看见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有?”对财产的损失只字未提。
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 莎士比亚
材料三: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 伏尔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孔子的行为体现了他的什么主张?(1分)
(2)材料二中,莎士比亚对人的赞美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什么核心思想?(1分)
(3)材料三表明伏尔泰的什么观点?18世纪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中哪些文件吸收了他的这一观点?(举一例即可)(2分)
(4)从以上三位思想家的言行中,你能获得什么认识?(2分)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时,自以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无须与外国互通有无。”并下令关闭沿海其他口岸,只留广州一个口岸对外通商,并以《防夷规条》限制外国人在华的活动。
材料二:上海外滩(下图):临黄浦江,有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璧式等风格各异的大楼,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的建筑群。新中国成立前外滩是西方列强在上海的政治、金融、商务和文化中心。

材料三:上海浦东新区(下图):1990年,中央决定开发浦东。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浦东新区已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上海正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中。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判断这是哪一封建王朝推行的什么对外政策?(2分)
(2)上海是通过哪一不平等条约开辟为通商口岸的?(1分)该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
(3)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是哪一会议上提出的?(1分)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设在哪两个省?(2分)
(4)上海外滩的形成和浦东新区的开发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1分)中国应如何应对这一趋势?(2分)
(5)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对外政策的认识。(2分)

历史证明:科技创新是引领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但也会产生消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面结构图揭示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历史发展间的关系。请各举一典型史实说明结构图中“自然科学”“思想解放”“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具体表现。(4分)

(2)阅读下面材料后回答:

①材料一提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哪些成果?(2分)材料二反映的历史现象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1分)这一历史现象的出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分)
②两则材料与结构图之间是什么关系?(1分)请以其中一则材料为例说明这种关系。(1分)
(3)根据上述学习和探究,你认为要实施科技创新应注意哪些问题?(分角度回答。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