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底,欧盟采取贸易保护主义,启动针对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和制裁。这场“光伏争端”事关中国上千家企业的生存和40万人的就业,涉及出口金额高达210亿欧元。倘若中欧不能达成协议,中国光伏产品在欧盟市场将面临灾难性的后果。
此次争端,引起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李克强总理亲自做了很多关键性工作。经过中欧双方艰苦细致的谈判,2013年8月,中欧双方就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 “价格承诺”协议,中国继续对欧盟光伏产品出口,并保持合理市场份额。
(1)用“国家利益”观点分析李克强总理为什么重视中欧“光伏争端”。
(2)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我国光伏企业该如何应对越来越多的中外贸易摩擦。
如图,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化
(1)请说明,材料一中2009年以来CPI的变化及对我国当前经济生活有什么影响?
(2)如何有效解决图表反映的问题?
2009年12月7日至18日,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这引发了对低碳经济的热议,低碳将成为全球经济的大趋势和新规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既是对气候变化问题的争论,更是一场国家利益的博弈。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作出减排承诺的同时,认为发达国家应加大减排力度,并为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但发达国家却无视人均排放和各国发展水平,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超出其应尽义务和能力范围的减排目标。经过马拉松式的艰难谈判,会议最后通过了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
材料二:我国很多企业面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机遇摩拳擦掌,却面临资金、技术等困难。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成本高、周期长、见效慢,而且少数发达国家还垄断着低碳经济的核心技术,不愿意转让。为推动企业走低碳发展之路,国家强化政策支持,包括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落实研发投入抵扣所得税政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国际合作等,从而坚定了企业发展的信心。
材料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城市、低碳生活等概念不断涌现,低碳理念渐渐深入人心;同时,低碳理念也催生了“低碳一族”,促进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国家利益的博弈”的认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学知识,就企业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下怎样实现自身发展提几点建议。
(3)低碳商品上市初期,价格往往会高于同类非低碳商品,但最终其价格会下降。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阐释低碳商品价格下降的必然性。
(4)结合材料三,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树立低碳理念的正确性。
材料一:2009年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比例与合理的比例对比情况
政府 |
企业 |
居民 |
|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比例 |
33% |
30% |
37% |
合理的分配比例 |
15% |
25% |
60% |
材料二: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2010年4月1日,温家宝总理在《求是》撰文,再次强调“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站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分配格局有着庞大的中间层,社会资源配置较为合理,各阶层之间的利益矛盾冲突不大,是一种理想的社会格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
(2)结合材料二,请从收入分配角度,为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提几点建议。
材料一 2005~2008年我国政府财政收入、企业盈余、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变化情况图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在54%至65%之间。
材料二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倾向于长期压低劳动力报酬,由此使得劳动报酬增长速度长期低于GDP增长速度;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偏好“做大蛋糕”,使“分好蛋糕”的矛盾逐步突出。2010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作为“十二五”的核心议题,这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息:进一步突出富民优先,要以政府转型推动“十二五”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大对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农等方面的转移支付。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分析,如何通过理顺积累和消费的关系解决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偏好“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的矛盾?
(3)运用政治常识知识说明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作为“十二五”的核心议题,进一步突出富民优先的理由。
材料一 按照目前的石油需求趋势,中国将很快成为全球石油需求乃至一次能源需求第一大国。……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2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中国原油的对外依存度目前已经超过50%,到2030年将达到75%。
——摘自《上海证券报》,《别侥幸尽早准备应对下一次石油危机》
材料二为实现居者有其屋,近年来,上海市在坚持住房市场化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完善住房保障体系,面向中低收入家庭提供各类保障性和政策性住房。2010年上海将开工建设和收购政策性住房13.4万套,全部解决2009年底已通过审核正在轮候的住房困难家庭。力争再用2年时间全面完成棚户区改造和中心城区危旧房屋保护性修缮任务,解决5万户棚户区居民住房困难。
材料三低碳,让世博更环保。“低碳世博”是上海世博会提出的一项口号。废旧光盘制成的外墙、太阳能屋面、氢能源汽车、黄浦江水将变身“天然空调”、剩饭剩菜用于发电……通过一些“润物细无声”的细小策划,低碳理念与低碳成果,将从上海世博会出发,走向世界,让每个人都成为“低碳达人”,让每座城都过上“低碳生活”。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2)结合材料二,分析上海市政府的做法体现的价值追求。
(3)运用政治常识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六说明“低碳世博”对我国政府发展经济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