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到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的关键阶段。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强化责任意识,始终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始终从严要求,防止各种形式的“偷工减料”。要将教育实践活动这个“大厦”保质保量地建设下去,就必须坚决防止“偷工减料”现象的出现。因为一点点松懈的心理,一点点麻木的行为,都可能成为毁掉千里之堤的“蚁穴”。整治不良作风,犹如逆水行舟,只要稍微松一点劲,就会导致前功尽弃。时值年终岁末,更要保持良好的热情干劲和务实的工作作风,一鼓作气、一以贯之地把教育实践活动的关键环节抓紧抓实抓好。要紧紧抓住最后冲刺的机会,做出科学合理安排,确保取得决定性成果。
(1)运用“我国政党制度”的有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4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依据是什么?(12分)
(2)“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能有一点点松懈,要一鼓作气、一以贯之地抓紧抓实抓好”,是如何体现量变与质变的有关知识的?(8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黑格尔在《小逻辑》一书中曾讲了一个生动的故事,书中写道:“一个农夫看到他的驴驮着东西愉快地走时,他继续一两一两地不断增加它的负担。终于,驴子担负不起这重量而倒下了。”
这个故事所包含的哲理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竞争。加速科技创新和进步,提高我国科技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1)上述要求体现了哪些哲理?请简要说明。
(2)联系青年学生实际,谈谈树立科技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胡锦涛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讲话体现了哪些唯物辩证法思想?

《中国财经报》载文指出,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和谐社会建设与税收息息相关。
(1)税收的含义是什么?
(2)你认为应该如何发挥税收的作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必须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总的思路是:努力增加各级政府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形成支农资金的稳定投入渠道;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方面;改进政府农业投资管理体制,提高政府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学的有关知识回答:
(1)为什么要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
(2)运用财政的有关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