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炔是有机合成工业的一种原料。工业上曾用CaC2与水反应生成乙炔。
(1)CaC2与水反应生成乙炔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2)比较第二周期元素C、N、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顺序为 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用原子结构观点加以解释______。
(3)CaC中C22-与O22+互为等电子体,O22+的电子式可表示为______;1molO22+中含有的Π键数目为_______。
(4)CaC2晶体的晶胞结构与NaCI晶体的相似(如图所示),但CaC2晶体中含有的中哑铃形C22-的存在,使晶胞沿一个方向拉长。CaC2晶体中1个Ca2+周围距离最近的C22-数目为______。
(5)将乙炔通入[Cu(NH3)2]Cl溶液生成Cu2C2红棕色沉淀。Cu+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_______。
(6)乙炔与氢氰酸反应可得丙烯腈(H2C=CH-C≡N)。丙烯腈分子中碳原子轨道杂化类型是______;分子中处于同一直线上的原子数目最多为______。
目前,回收溴单质的方法主要有水蒸气蒸馏法和萃取法等。某兴趣小组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拟采用如下方案从富马酸废液(含溴0.27%)中回收易挥发的Br2:
(1)操作X所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为 ;反萃取时加入20%的NaOH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 。
(2)反萃取所得水相酸化时,需缓慢加入浓硫酸,并采用冰水浴冷却的原因是: 。
(3)溴的传统生产流程为先采用氯气氧化,再用空气水蒸气将Br2吹出。与传统工艺相比,萃取法的优点是 。
(4)已知在酸性条件下溴酸盐可发生如下离子反应:
Ⅰ.2BrO+10Cl-+12H+===5Cl2↑+Br2+6H2O;Ⅱ.6BrO+5Cl-+6H+===5ClO+3Br2+3H2O,现将120 mL 0.4 mol·L-1KBrO3溶液和100 mL 0.6 mol·L-1KCl溶液在稀H2SO4中混合,充分反应后,产物KClO3和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I.元素X、Y、Z、M、N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 :4,且M原子的质子数是Y原子的2倍;N-、Z+、X+离子半径逐渐减小;化合物XN常温下为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Y、Z、N按原子个数之比1 :1:1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
(2)写出由X、Y、Z、M、N中某些原子形成的18电子分子和18电子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上图表示由上述两种元素组成的气体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前后的转化关系,请写出该转化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Ⅱ.A、B、C、D是原子序数均小于20的四种元素。A与B同主族,且能形成BA2、BA3的型分子。B、C、D所形成的简单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且B、C、D离子半径依次减小。请回答下列问题:
(4)D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B与D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
(5)将C单质的水溶液滴加到B与D所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中,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硼镁泥主要成份是MgO(占35%),还有CaO、MnO、Fe2O3、FeO、Al2O3、SiO2等杂质。从硼镁泥中提取MgSO4·7H2O的流程如下:
已知:NaClO与Mn2+反应产生MnO2沉淀.
沉淀物 |
Fe(OH)3 |
Al(OH)3 |
Fe(OH)2 |
开始沉淀pH |
2.3 |
4.0 |
7.6 |
完全沉淀pH |
4.1 |
5.2 |
9.6 |
根据题意回答第(1)~(5)题:
(1)在酸解过程中,欲加快酸解时的化学反应速率,请提出两种可行的措施: 、 。
(2)加入的NaClO可与Mn2+反应:Mn2+ + ClO- + H2O = MnO2↓ + 2H+ + Cl-,还有一种离子也会被NaClO氧化,并发生水解,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滤渣的主要成份除含有Fe(OH)3、Al(OH)3、MnO2外,还有 。
(4)已知MgSO4、CaSO4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
40 |
50 |
60 |
70 |
MgSO4 |
30.9 |
33.4 |
35.6 |
36.9 |
CaSO4 |
0.210 |
0.207 |
0.201 |
0.193 |
“除钙”是将MgSO4和CaSO4混合溶液中的CaSO4除去,根据上表数据,简要说明操作步骤是蒸发浓缩, 。“操作I”是将滤液继续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__________ ,便得到了MgSO4·7H2O。
(5)实验中提供的硼镁泥共100 g,得到的MgSO4·7H2O为172.2 g,计算MgSO4·7H2O的产率为 。
H、C、N、O、Fe、Si、I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元素,请根据题意回答与这些元素有关的问题:
(1)根据元素周期律,碳的非金属性强于硅,请用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2)若FeSO4和O2的系数比为2:1,试配平下列方程式:__FeSO4+__K2O2→__K2FeO4+__K2O+__K2SO4+__O2↑
(3)各种氮氧化物(NO、NO2)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治理氮氧化物(NOX)废气的方法之一是用NaOH溶液进行吸收,其反应原理可表示如下:NO2+NO+2NaOH=2NaNO2+H2O 2NO2+2NaOH=NaNO2+NaNO3+H2O
现有一NO与NO2的混合气体,将其通入50mL 2mol/L的NaOH溶液中,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NO3― 0.02mol。
①所得溶液中NaNO2的物质的量为 mol;
②混合气体中V(NO):V(NO2)= 。
(4)向FeI2溶液中不断通入Cl2,溶液中I-、I2、IO3-、Fe2+、Fe3+等粒子物质的量随n(Cl2)/n(FeI2)的变化可用下图简单表示
①当n(Cl2)∶n(FeI2)=6.5时,溶液中n(Cl-)∶n(IO3-)= 。
②当n(Cl2)∶n(FeI2)=1.2时,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 。
某强酸性溶液X中含有Ba2+、Al3+、NH4+、Fe2+、Fe3+、CO32—、SO32—、SO42—、Cl—、NO3—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1)上述离子中,溶液X中除H+外还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不能确定的阴离子是 ,若要用实验证明该离子存在,其化学方法是 ;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中生成气体A: ,
②生成沉淀I: 。
(3)假设测定A、F、I均为0.01mol,10mL X溶液中n(H+)=0.06mol,且不能确定含有的离子只有一种。当X溶液中不能确定离子是_________,沉淀C物质的量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