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某些实验中关注“气泡”情况至关重要,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排水法收集氧气:当导管口刚有气泡逸出时,立即收集
B.检查加热固体制气体装置的气密性:导管伸入水中,手握试管,观察是否有气泡
C.比较铜和银的活动性:将铜、银放入稀盐酸中,通过观察其表面是否产生气泡
D.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滴加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t1℃时,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两种物质,再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充分振荡后,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再将两支试管升温到t2℃(不考虑溶剂质量变化)。由t1℃到t2℃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B.装有乙物质的试管中剩余的固体增多
C.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D.两支试管里剩余的固体质量相同

盐场晒盐后得到的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gSO4的溶解度始终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t1℃时,KCl和MgSO4两溶液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C.t2℃时,100gMgCl2的饱和溶液中含有agMgCl2
D.将t1℃时的KCl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下表是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据此数据,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4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KNO363.9g
B.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在20℃~40℃温度范围内相交
C.在60℃时,KNO3饱和溶液210g加入10g水后,溶质质量分数为50%
D.在20℃时KNO3和NaCl的混合溶液100g,恒温蒸发,先析出的晶体一定是NaCl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t2℃时,把50g甲放入50g水中得到甲的饱和溶液,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B.t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乙>甲=丙
C.将t2℃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至0℃,析出甲最多
D.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降温的方法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B.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C.甲中含有少量乙,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D.t2℃时,向60g甲固体中加入50g水,充分搅拌后能得到105g溶液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