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先行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阶段

时间
增长阶段
要内容
驱动因素
主导产业
1770年以前
“起飞”前阶段
开发自然资源
资源投入
农业
1770—1870年
早期经济增长
机器替代手工
资本投入
重、化工业
1870—1970年
现代经济增长
效率提高
技术进步
与服务一体化的制造业及农业
1970年以后
信息时代
信息技术改造国民经济
信息化
渗透到各产业的信息通信产业

 
材料二   国际上,先有美国金融危机,后有欧债危机,现有叙利亚动荡。国外有舆论认为,目前中国物价高企,房地产泡沫膨胀,社会矛盾多发,是出现危机的下一个“倒霉蛋”。面对复杂的形势,中国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关注企业发展的质量,关注弱势群体,稳中求进,毅然走上了经济转型升级,探索大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道路。
材料三   近年,我国“农民荒”现象越来越严重。所谓“农民荒”,就是从事种植业的合格劳动者(农民)的供给大幅减少。我国现在进城务工人员超过2.4亿,目前转移出去的几乎都是农村劳动力中的“精英”。“农民荒”的蝴蝶效应:许多欠发达乡村在换届选举中都遇到或多或少的后备干部不足的问题;农民的利益、民主权利受到损害;我国每年丢荒的耕地有近3000万亩,农田水利设施找不到人维护修整,新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迟迟无法进行;新观念和新技术的推广在农村失去渠道,农村的科技创新能力几乎归零……。
(1)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处于什么样的阶段。
(2)结合材料二,从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生产环节角度,请你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建议。
(3)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请你为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提出建议。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劳动者求职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生态文明建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共18分)
材料一 2009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0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0年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不少有利条件,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矛盾。全党全国必须统一思想认识,坚定信心,更加周全地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准备。
材料二 2009年12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全面启动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进工作。会议决定,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城市和国有工矿集中成片棚户区改进,有条件的地方争取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中央财政对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给予适当支持,省和市、县人民政府应切实加大资金投入。
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中国共产党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对2010年经济工作的领导?
(2)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党和国家要全面启动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有哪些经济和政治意义?

(共12分)
我国颁布的《信访条例》规定:公民进行信访活动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规章,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信访部门应该履行职责,认真热情地接待来访。公民不得采取在国家机关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聚集、堵塞及阻断交通等行为。在处理信访事项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坚决维护法律的尊严。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
⑴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如何?
⑵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⑶形成人人遵纪守法的社会氛围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意义?

2011年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对开发商提出告诫:房地产商作为社会成员,应对社会尽到应有的责任,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
试用有关唯物史观知识分析:
(1)为什么总理要求房地产商“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2)房地产商怎么才能做到“流着道德的血液”?(10分)

由于去年多变的天气导致疫病频发,生猪存栏量较去年同期降低,同时原料价格的高位运行,推动今年生猪价格上扬。价格上扬对于养猪业来说不一定是“利好消息”。(1)价格上扬对于养猪业来说不一定是“利好消息”。为什么?用有关哲理分析。(2)试运用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道理分析“如何做好生猪养殖工作?”

关于“个税起征点调整”,是一个人人关注的热门话题。小张认为:目前2000元的个税起征点实际上让中低收入者成了纳税主体人群,这不合理,必须调整。若调整到2500元,则一人收入养活三口之家且一人月收入2900元的家庭,既有资格申报公租房,同时又交纳着个税。这对于中低收入者不公平。因此,个税起征点最好上调整到3000元以上。
上述材料用了什么科学思维方法?试分析说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