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投资、劳动力投入和出口拉动,没有形成技术、生产率和内需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现在,各种生产要素价格“变贵”将对那些资源浪费型、环境污染型、劳动力成本低廉型的企业形成“挤出效应”或“倒逼效应”,让那些居于产业链低端、没有技术含量的企业,不得不通过增加技术和管理的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消化成本上升的压力。不可避免地,生产要素价格的重估将是对中国经济结构的一种强制性调整,当中国传统优势不再时,中国不能再“畏变”,而要积极“求变”。
请你运用实践和认识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中国为什么要积极“求变”?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4年以来,我国天然气领域开始引入各路活水,改革力度逐渐加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发改委审议通过的《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办法》于2014年4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提出,国家鼓励、支持各类资本参与投资建设纳入统一规划的天然气基础设施,鼓励、支持天然气基础设施相互连接,国家建立天然气 基础设施服务交易平台。国家能源局和县级上地方人民政府天然气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天然气销售企业、天然气基础设施运营企业和天然气用户履行本办法规定义务情况的监督管理。
材料二:我国油气资源相对短缺,再旺盛的国内需求面前,天然气产量明显捉襟见肘。长期以来,我国对居民用气实行低价政策,气价严重背离其价值,导致用气量最多的不足5%的居民家庭消费了近20%的居民气量。2014年3月2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用气阶梯价格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2015年底前全面实行天然气阶梯气价制度,居民用气将分三档,气价原则上按1:1.2:1.5左右的比价安排。
(1)有人认为,鼓励、支持各类资本参与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会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请结合材料一和“生产、劳动与经营”的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评析。
(2)结合材料二,运用有关价格与消费的知识,分析实行阶梯气价的必然性。

2014年4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了进一步减轻税负、助力小微企业成长的措施,提出将小微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实施范围的上限,由年应纳税所得额6万元进一步较大幅度提高,并将政策截止期限延长至2016年底。
运用国家财政的相关知识,分析对小微企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的原因。

2014年3月23日,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在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年会时指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将着力解决社保领域存在的不公平、不可持续的问题,努力建立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他表示,今后一个时期,促进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公平,一是要实现社保的全覆盖,真正实现全体人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二是推进机关事业单位的保险制度改革,着力解决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并行的“双轨制”、待遇差等矛盾。三是大力推进城乡统筹,要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推进统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1)结合材料,运用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知识,分析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
(2)有人认为,只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就能实现社会公平。请运用“个人收入的分配”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材料一:从2009年开始,每年的11月11日阿里巴巴集团都举行大规模的促销活动。5年间,这一天从一个普通的日子逐渐成为中国电子商务行业乃至全社会关注的“重大
节日”。2013年11月11日,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创造了单日销售额突破350亿元的新纪录,“双11”成为全球最大的购物狂欢节。过去的5年,中国社会零售总额涨了1.8倍,而网络零售总额则飙涨了19倍。有经济评论家认为,中国电子商务的春天已经到来。
材料二:在全球金融危机和中国经济增速下滑的大背景下,电商无疑是产业经济领域最闪亮的明星,越来越多传统企业开始觉醒。复杂变化的经济环境驱使着传统商家革新自身的商业模式,争先恐后地进驻电商领域。现如今的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仍处于混战厮杀的粗放格局中,怎样才能在“春天”中占得先机,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感到迷茫和无助。
(1)结合材料一,运用“生产与消费”知识分析“电子商务的春天”对我国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请你从企业经营方面为传统企业摆脱“迷茫和无助”提出合理化建议。

突如其来的贺江水体污染事件再次昭示,拒绝“污染经济”刻不容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截至2013年7月6日晚的监测数据显示,有的江段镉浓度超标5.6倍.严重威胁沿江群众饮用水安全。在7月7日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上,贺州市相关负责人称,已基本找到污染源。位于贺州市贺江马尾河江段沿岸的部分企业虽然已经“人走厂停”,但流出来的污水中重金属仍然超标。当地政府正在逐家排查这些企业,以锁定“元凶”。在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关系方面,我们只有用制度管人,按法治办事,才能规范大家的行为。
材料二:有的地方政府仅仅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停留在口头上,而没有落实在实际行动中;有的地方政府认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什么难事,有发达地区的现成经验,人家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这岂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吗?
(1)联系材料一,分析政府在应对污染问题上应怎样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2)结合材料二,从认识论角度评析有的地方政府的态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