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要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材料一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城镇化率与城镇化质量指数

城市
城镇化率(%)
人均GDP(元)
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非农产业比重(%)
单位GDP的SO2排放量(吨/亿元)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深圳
100
106880
32381
99.93
9
1.0000
上海
89.3
92066
31838
99.33
13
1.7522
昭通
20.4
7193
12066
71.31
677
4.4418
陇南
19.7
6457
10623
70.72
684
4.6207

注: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2.6%。在中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城镇化率排名中,广东深圳、上海分别是1、6,云南昭通、甘肃陇南分别为285、286。
材料二 专家指出,城镇化是中国经济持久增长的内生动力,是中国经济的新引擎。但是在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有些地方盲目求大、管理混乱,有的地方农民土地被征用后谋生困难问题等。
材料三 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注重保障农民转变成城市居民后的民主权利,激发 他们参与民主政治的热情,使农民参与民主政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为此,必须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基层民主制度。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6分)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中的“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相关知识, 说明为什么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3)请概述我国发展基层民主的政治意义。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生态文明建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是什么关系?

简答:共产党员不得信教与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矛盾吗?

材料一 2008年10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向社会全文公布防震减灾法修订草案。在广泛征求修改建议,充分听取“5·12”抗震救灾一线干部群众的意见,并经过进一步修改和审议后,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达通过了修订后的防震减灾法。
材料二 一年来,全国各级检察机关依法打击抢劫.盗窃和故意编造.散布谣言等威海抗震救灾及受灾群众利益的刑事犯罪,严肃查处和积极预防救灾款的管理.回复重建工程建设中的职务犯罪,保障了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顺利进行。
上述两则材料共同说明我国实施哪种基本治国方略?《防震减灾法》的修订和实施如何体现这一基本治国方略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实施。在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下,《劳动合同法》的制定历时两年,共收到各方面提出的意见191849件,经全国人大常委会4次审议,充分反映了国情民意,符合宪法的基本原则。这部法律合理地规范了劳动关系。是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又一典范,为构建与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劳动合同法》的制定是如何体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

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在共和国的60年风雨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经过“以俄为师、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的艰苦探索,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道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就如何进一步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谈谈你的看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