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佳同学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实验器材齐全且完好,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佳正确串联实验器材,并将变阻器的滑片放置于一端,然后将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闭合电键后,两电表的示数如图17所示。接着移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到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增大,而电压表的示数始终不变。经思考,小佳重新正确连接电路,操作步骤正确。闭合电键后,发现两电表指针所指的刻度仍与图17所示一致。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当滑片位于中点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0安。继续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到另一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8安。请根据小佳同学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填写实验表格.(注意:请填写在答题纸上的表格中,电阻计算精确到0.1欧)。
物理量 实验序号 |
电压(伏) |
电流(安) |
电阻(欧) |
电阻平均值(欧) |
1 |
|
|
|
|
2 |
|
0.20 |
|
|
3 |
|
0.58 |
|
学校要开运动会,几个同学讨论怎样才能把铅球掷得更远。
小莉认为:铅球掷出的距离,可能与掷出铅球时的速度大小有关;
小强认为:铅球掷出的距离,可能与掷出铅球时的射出仰角θ(投掷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有关。
小红说:“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探究吧”,于是,他们制作了一个小球弹射器(图15所示),
它能使小球以不同速度大小和方向射出,弹射方向与水平的仰角,可由固定在铁架台上的量角器读出,他们通过 5 次实验得到下表中的数据:
实验序号 |
射出速度![]() |
射出仰角![]() |
射出距离(水平距离)s/m |
1 |
5 |
30° |
2.9 |
2 |
10 |
30° |
9.5 |
3 |
10 |
45° |
10.8 |
4 |
10 |
60° |
9.1 |
5 |
15 |
30° |
20.7 |
请你根据上述所收集的信息和相关证据回答下列问题:
(l)为了验证小莉的猜想,应选用序号为_____、_____、_____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在_______一定时,物体抛出_______越大,抛出的距离,越远。
(2)为了验证小强的猜想,应选用序号为_____、_____、_____的实验数据,射出仰角θ为_______时,物体抛出的距离,最远。
(3)上述实验完成后,小红忽然想到物体抛出的距离是否会与抛出点的高度有关呢?请你帮小红设计一个方案进行探究。你的方案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
(1)小华刚将实验器材连成图示情况,同组的小明就发现了出了错,这个错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纠正错误后,小华继续实验,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小华继续连接的正确接线。
(3)小华按步骤正确操作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没有发光,此时她应该______。
A.立即更换灯泡 | B.立即检查线路 |
C.先观察两电表示数情况再决定 | D.立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
(4)实验进行时,邻组小强挂在裤后的一大串钥匙一不小心碰碎了正在发光的小灯泡的玻璃,这时小华惊奇地发现两电表仍有示数,但电流表示数__________,电压表示数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小华学习做饭的过程中经常加热油和水,她猜想油的比热容比水小。如图所示,是她探究时的实验装置。左右两图中,除杯内分别装的是质量和初温相等的食用油和水外,其余都相同。
(1)能够支持她的猜想的事实是_______
A.同样情况下,油升温比水快 |
B.油能把水炸黄,而水不能 |
C.油能漂在水面上 |
D.油比水难蒸发 |
(2)完成该实验还需要测量器材是_______、_______。
(3)食用油和水吸收的热量是用______________来反映的。
(4)实验时,小明看到了食用油先沸腾,他得出了食用油一定比水吸热升温快的结论,小明的这种做法是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小楠同学想测量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
(1)如图甲是小楠设计的实验电路,请你依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乙中将没有连接完的实物电路补充完整,并要求滑动变阻器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
(2)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S,小楠发现电流表的示数不为零,电压表的示数为零,产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下列的哪种情况 。
A.定值电阻短路 | B.电源电压太小 |
C.定值电阻处接触不良 | D.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 |
(3)排除故障后,小楠进行了实验,但是由于小楠同学的疏忽,做完实验后才发现,把测量的电流值都写在草稿纸上而忘了填入记录表格中。请你帮助小楠同学根据草稿纸纸中数据,算得电阻的阻值为Ω
实验次数 |
1 |
2 |
3 |
电压U/V |
1.0 |
2.0 |
2.5 |
电流I/A |
(4)另一组同学在实验中,不小心将滑动变阻器损坏(不能使用了),一时又找不到其他变阻器。此时该同学将滑动变阻器从电路中撤下后,假如还能测出R的阻值,那么,滑动变阻器损坏后,可能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除了换用新的滑动变阻器外,还可以采用的办法是:。
(写出一个即可)
(5)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楠同学想用原电路测量一个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电阻。他用灯泡替换了电阻R,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五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 次数 |
电压表读数/V |
电流表读数/A |
灯泡电阻/Ω |
1 |
0.5 |
0.16 |
3.13 |
2 |
1.0 |
0.20 |
5.00 |
3 |
1.5 |
0.27 |
5.56 |
4 |
2.0 |
0.32 |
6.25 |
5 |
2.5 |
0.35 |
7.35 |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小楠画出小灯泡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曲线,如图,由图可知灯泡电阻是变化的,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b. 根据上述表格我们还可以计算出这个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
小雪和小红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一起组装好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分别记下了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小红____________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并由弹簧测力计读出拉力为0.5N,同时小雪用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为0.1m,以上测量准确无误,其他被测物理量和计算的数据如下表:
钩码重(N) |
弹簧测力计提升的高度(m) |
有用功(J) |
总功(J) |
机械效率 |
2 |
0.4 |
0.2 |
0.2 |
100% |
(2)小雪和小红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100%,他们意识到出现了错误,请你帮助找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际为_____。
(4)若本次实验的摩擦可以忽略不计,则钩码重增加到4N,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