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在进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如下图所示,平面镜M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硬纸板,F可绕ON转动。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光线AO沿E射向镜面,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此时∠BON ∠AON(选填“=”、“>”或“<”),若将AO向ON靠近,OB ON(选填“靠近”或“远离”)。
(2)如图乙,把F向后折叠,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 。
(3)若光线沿BO入射,则光线反射后沿OA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在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第一步(图甲),需要改变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方向怎样改变;第二步(图乙),需要把纸板的半面F向前折或向后折,则不能看到。
在降落伞比赛活动中,小明将活动中的部分数据进行了记录,如下表所示:
实验 次数 |
降落伞 的形状 |
降落伞的 面积(m2) |
降落伞的 绳长(m) |
降落伞的 总质量(g) |
降落伞滞留 时间(s) |
1 |
圆形 |
0.5 |
1 |
20 |
3.67 |
2 |
圆形 |
1 |
1 |
20 |
5.82 |
3 |
圆形 |
1 |
1 |
30 |
4.91 |
4 |
正方形 |
1 |
1 |
20 |
5.81 |
5 |
正方形 |
1 |
1.5 |
20 |
5.83 |
由1、2两次实验可知。
该活动中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同学们要探究“电流热效应与电阻大小的关系”。老师为他们提供了如图所示的器材,其中电热丝电阻R1<R2。
(1)请利用提供的器材设计实验。
(2)进行实验时,他们发现实验现象不明显,请分析出现此现象的可能原因。(写出两点原因)
(3)调整好器材,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气球2鼓起得更大些,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现有天平(带砝码)、量筒、足量的水、小刀、土豆、烧杯、刻度尺,请利用上述器材,设计测量土豆密度的实验。
(1)选用的器材:
(2)实验步骤(请按1,2…步骤书写):
(3)按设计的实验,得出土豆密度的表达式:
如图所示是小明和小聪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
(1)根据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的对话,可以判断小明所看到是像,这个像(填“是”或“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
(2)他们确定了像的位置后,小聪拿出一只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放在玻离板后面移动观察到了蜡烛和像完全重合,说明。
(3)他们开始实验时,把玻璃板摆放在水平桌面上,摆放的要求是,否则会出现的问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