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其中A、B为敞口试管,C盖有严密的橡胶塞.A和B下层都装有煮沸过的蒸馏水,B的上层有植物油,C内是干燥的空气.(每支试管中均放有相同的铁钉)

(1)实验前将蒸馏水煮沸的目的是                          
(2)通过对比       (填序号,下同)两个试管的现象说明铁生锈必需有氧气参加,通过对比   两个试管中现象.说明铁生锈必须有水参加.从而得出结论:铁的锈蚀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3)某同学想探究一下铁钉在生锈过程中,蒸馏水中溶有NaCl,对生锈的影响,你帮他设计实验,写出实验方案.
(4)为了保护金属资源,除了防止金属被锈蚀外,写出一条措施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资料显示,我国内陆盐湖(右图)储藏着500亿吨以上的氯化钠,可供全世界的人食用约1000年。盐湖中含有 C l - , H C O 3 - , N a + , K + , M g 2 + , C a 2 + 等,水下有五彩缤纷的结晶盐(含 N a C l 等物质)。

(1)写出由 M g 2 + H C O 3 - 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2)根据上述资料分析,湖水是氯化钠的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其溶剂是
(3)某同学取回一瓶湖水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一】湖水中有未溶解的固体,他采用(填一种操作名称)来分离未溶解的固体,以得到澄清的湖水。
【实验二】取适量【实验一】处理后的液体,并加入,判定湖水是硬水,说明含有较多的 M g 2 + C a 2 +
【实验三】另取少量【实验一】处理后的液体于试管中,做如下实验。

【实验评价】你认为【实验三】的结论(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实验。
实验一:比较两种物质的热稳定性
设计如右图装置:小试管套装在带有支管的大试管中,整套装置气密性好,其他装置略去。

(1)为确保安全,实验结束时,在移离酒精灯前必须完成的操作是
(2)现象与结论:装有碳酸氢钠的试管口生成较多的无色小液滴,同时试管A中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B中也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没有明显的变化;实验结束后,经检验大、小两试管内的物质均是碳酸钠。结合以上实验,可得出结论:①碳酸氢钠受热生成的物质是碳酸钠、
②在受热条件下,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
(3)反思与讨论:加热大试管时,碳酸钠的受热温度会高于碳酸氢钠。这能否准确地说明"在受热条件下,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这一结论?(填"能"或"否"),理由是
实验二:比较与盐酸反应生成相同体积二氧化碳气体的快慢
取碳酸氢钠4.2 g放入如图Ⅰ装置的锥形瓶中,取碳酸钠5.3 g放入另一相同装置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浓度的盐酸(足量)。相同的条件下,通过图Ⅱ装置测量出生成气体的体积,得到时间-体积关系曲线如图Ⅲ所示。

图Ⅰ图Ⅱ图Ⅲ
(4)已知二氧化碳不溶于该油层,图Ⅱ装置中油层的作用是
(5)数据与分析:根据图Ⅲ曲线,可得出有关"比较与盐酸反应生成相同体积二氧化碳气体的快慢"的结论是
(6)反思与讨论:实验中 "取碳酸氢钠4.2 g 、碳酸钠5.3 g "的目的是

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图1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实验过程是:

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面的实验同时证明了氮气有的化学性质。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至少二点)
(3)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 ),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实验室中用于制取、干燥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实验课上同学们用过氧化
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并收集氧气,试回答:

(1)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_____。
(3)甲、乙、丙三名同学用所选装置合作实验过程中,胶塞突然弹飞,并有少量的液体溅到实验台和衣服上。就此异常现象三名同学探究如下:
【问题】为什么胶塞会突然弹飞呢?
【查阅资料】①容器内瞬间产生气体过多,压强过大,可能导致胶塞弹飞。
②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接触面积、温度、催化剂等因素有关。
【猜想】甲同学:导气管堵塞或弯折造成的。
乙同学:过氧化氢溶液用量过多造成的。
丙同学: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过大造成的。
【分析验证】通过检查实验装置发现导气管没有堵塞、弯折的情况;与实验成功的小组同学交流,得知各小组所用过氧化氢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均相同。于是他们否定了_________________两名同学的猜想。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另一名同学的猜想是导致本次实验胶塞弹飞的主要原因。

【交流反思】①老师建议他们可以通过改进发生装置的方法,避免胶塞弹飞。你对所选的发生装置有何改进设想?(语言叙述或画图均可)


②实验结束后,有的同学发现衣服和手上出现有白色的斑点,手上还微微发痛。由此联想到过氧化氢溶液还可能具有性。

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实验小组从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
A. 水样呈黄色,有异味 B.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
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 (填操作名称),除去固体小颗粒,在此操作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
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若过滤结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3)同学们想知道所得滤液中是否溶解了某些固体物质,可接着对滤液进行(填
操作方法)。
实验室现有下列仪器和用品,要进行该操作,必须用到的是(填序号)
①试管 ②铁架台(带铁圈) ③烧杯④酒精灯 ⑤滤纸 ⑥玻璃棒 ⑦量筒 ⑧蒸发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