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每题3分,共9分)
终军,字子云,济南人也。少好学,以辩博能属文闻郡中。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至府受遣,太守闻其有异材,召见军。甚奇之,与交结。军揖太守而去,至长安上书言事。武帝异其文,拜军为谒者给事中。
元鼎中,博士徐偃使风俗。偃矫制,使胶东、鲁国鼓铸盐铁。还,奏事,徙为太常丞。御史大夫张汤劾偃矫制大害,法至死。偃以为《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存万民,专之可也。汤以致其法,不能诎其义。有诏下军问状,军诘偃曰:“古者诸侯国异俗分,百里不通,时有聘会之事,安危之势,呼吸成变,故有不受辞造命专己之宜;今天下为一,万里同风,故《春秋》‘王者无外’。偃巡封域之中,称以出疆,何也?且盐铁,郡有余臧,正二国废,国家不足以为利害,而以安社稷存万民为辞,何也?偃直矫作威福,以从民望,干名采誉,此明圣所必加诛也。”偃穷诎。
初,军从济南当诣博士,步入关,关吏予军繻。军问:“以此何为?”吏曰:“复传,还当以合符。”军曰:“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弃繻而去。军为谒者,使行郡国,建节东出关,关吏识之,曰:“此使者前弃繻生也。”
当发使匈奴,军自请曰:“军无横草功,得列宿卫,食禄五年。边境时有风尘之警,臣宜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驽下不习金革之事,今闻将遣匈奴使者,臣愿尽精厉气,奉佐明使,画吉凶于单于之前。臣年少材下,孤于外官,不足以一方之任,窃不胜愤懑。” 诏问画吉凶之状,上奇军对,擢为谏大夫。
南越与汉和亲,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愿受长缨,必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越相吕嘉不欲内属,发兵攻杀其王及汉使者,皆死。军死时年二十余,故世谓之“终童”。
(选自《汉书》,有删节)
【注】①制:帝王的命令。②繻:xū,古时出入关卡的凭证,用帛制成。③传:zhuàn,凭证。④孤于外官:孤,远;外官,指使者之职。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博士徐偃使风俗行:巡察
B.臣宜坚执锐被:披、穿
C.不足以一方之任亢:对抗
D.必南越王而致之阙下羁:束缚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以辩博能属文闻郡中②青取之蓝,而青于蓝
B.①复传,还当以合符②单于使陵至海上,武置酒设乐
C.①此使者前弃繻生也②见犯死,重负国
D.①军无横草功②饰以篆文山龟鸟兽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终军年少时以口才好、知识广博而闻名,正因为他通晓《春秋》,才能发现徐偃解经的破绽,同时他的能言善辩在驳斥徐偃狡辩时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B.徐偃出使外国时,假托皇帝的命令,独断专行,事发后对张汤的弹劾巧言狡辩。终军审理此案,接连诘问,使徐偃理屈词穷,最终承认自己有罪该死。
C.当要派使者前往匈奴时,终军表示:自己过去没有什么功劳,现在愿意出使匈奴,全力以赴,当好使者的助手,出谋划策,趋吉避凶。
D.南越和汉朝和亲,终军成功地完成了说服南越王的任务,可是由于南越宰相吕嘉不愿意归顺汉朝,出动军队杀害南越王以及汉朝使者,年仅二十多岁的终军也不幸遇难。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军为谒者,使行郡国,建节东出关,关吏识之(4分 )
(2)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3分 )
(3)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侯问武,而收系张胜。(3分 )(《苏武传》)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定州众春园记
【宋】韩琦
天下郡县,无远小大,位署之外,必有园池台榭观游之所,以通四时之乐。前人勤兴之,后辄废焉者,盖私于其心惟已之利者之所为也。彼私而利者不过曰:“吾之所治,传舍焉耳,满岁则委之而去。苟前之所为,尚足以容吾寝食饮笑于其间,可矣。何必劳而葺之以利后人?而使好事者以为勤人而务不急,取戾焉,吾不为也。”
噫!彼专一人之私以自利,宜其所见者隘而弗为也,公于其心而达众之情者则不然。夫官之修职、农之田、工之治器、商之通货,早暮汲汲以忧其业,皆所以奉助公上而养其室家。当良辰嘉节,岂无一日之适以休其心乎?孔子曰:“百日之蜡,一日之泽。”子贡犹不知,况私而自利者哉!中山之地,自唐天宝失御,盗据戎猾,兵革残困,民不知为生之乐者,百有余年。至我朝而后,始见太平,亭障一清,生类蕃育。不有时序观游之所,俾是四民间有一日之适以乐太平之事,而知累圣仁育之深者,守臣之过也。非公于其心而达众之情者,又安及此乎?
郡城东北隅,潴水为塘,广百余亩,植柳数万本,亭榭花卉之盛,冠于北垂。盖今宣徽李公昭亮始兴之,后实废焉。予之来,惧陷其心于不公也,复完而兴之。凡栋宇树艺前所未备者,一从新意,有漏缺。又治长堤,凿门西南隅,以便游者。于是园池之胜,益倍畴昔,总而名之曰“众春园”。庶乎良辰佳节,太守得与吏民同一日之适,游览其间,以通乎圣时无事之乐,此其意也。后之人视园之废兴,其知为政者之用心
【注】①戾:罪过。 ②百日之蜡,一日之泽:一年的辛苦,才得到一天的放松。蜡,年终祭祀。泽,同“释”,释放,放松。 ③俾:使。 ④潴:zhū,蓄积。 ⑤畴昔:往日。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远小大迩:近
B.取戾焉徒:白白地
C.农之田服:从事
D.有漏缺罔:迷惑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前人勤兴之②逝者如斯,未尝往也
B.①皆所以奉助公上而养其室家②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C.①子贡犹不知②吾今报府
D.①其知为政者之用心②驰椒丘且止息

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有关重修定州众春园的记事,文中说明了重修众春园的原因及修建观游之所的社会意义。
B.作者在文中批评了那些一心只考虑自己利益的官员,他们心胸狭隘,明哲保身,不愿为百姓修建观游之所。
C.作者认为只有内心为公众利益着想而且通晓百姓情怀的人,才能体察民生之苦,努力使百姓享受太平盛世之乐。
D.作者认为李昭亮让园子荒废了,有失公心,于是重修园子,希望后来者能从中理解执政者的良苦用心。

翻译下列句子。
①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②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③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彼垝垣:________②钱三百万赍:________
行迷之未远及:________④虽趣舍万殊:________
⑤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⑥有碑道仆:________

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孟子·公孙丑上》)
为什么说“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如何才能使“仁之端”成熟呢?请根据以上两个选段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论语·子张》)
子贡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说明诽谤孔子没有用?诽谤孔子没有用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选段内容简要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