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已知反应及几种物质中化学键断裂时的能量变化如下所示:
H2(g)+Cl2(g)=2HCl(g) △H=-184kJ/mol
4HCl (g)+O2(g)=2Cl2 (g) +2H2O (g) △H=-115.6kJ/mol
①H2与O2反应生成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断开1mol H—O键所需能量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J。
(2)已知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它所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反应N2(g)+3H2(g)2NH3(g) △H<0在400℃时K=0.5,此条件下在0.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N2、H2、NH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1mol、2mol,则此时反应υ(N2)正______υ(N2)逆(填“>”、“<”或“=”)。欲使得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同时使平衡时NH3的体积百分数增加,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填序号)。
A.缩小体积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加催化剂 D.使氨气液化移走
(4)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A(g)+3B(g)2C(g)+D(s) △H,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T的关系如下表:
T/K |
300 |
400 |
500 |
…… |
K/(mol·L-1)2 |
4×106 |
8×107 |
1.2×109 |
…… |
①断送该反应的△H_________0(填“>”或“<”);
②在一定条件下,能判断该反应一定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填序号)。
A.3 υ(B)正=2υ(C)逆 B.A和B的转化率相等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A、B、W、D、E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质子数之和为39,
B、W同周期,A、D同主族,A、W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A2W和A2W2,E元素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
试回答:
(1)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写出E的最高价氧化物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 由A、B、W三种元素组成的18电子微粒的结构简式为。
(3)经测定A2W2为二元弱酸,其酸性比碳酸的还要弱,请写出其第一步电离的电离方程式。常用硫酸处理BaO2来制备A2W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废印刷电路板上含有铜,以往的回收方法是将其灼烧使铜转化为氧化铜,再用硫酸溶解。现改用A2W2和稀硫酸浸泡废印刷电路板既达到上述目的,又保护了环境,试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 元素D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A单质化合生成一种氢化物DA,熔点为800℃。DA能与水反应放氢气,若将1mol DA和1 mol E单质混合加入足量的水,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的体积是L(标准状况下)。
肉桂醛在食品、医药化工等方面都有应用。
(1)质谱分析肉桂醛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2。其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2%,其余为氢和氧。分子中的碳原子数等于氢、氧原子数之和。肉桂醛的分子式是。
(2) 肉桂醛具有下列性质:
请回答:
① 肉桂醛是苯的一取代物,核磁共振氢谱显示,苯环侧链上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其结构简式是。(本题均不考虑顺反异构与手性异构)
②Z不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是。
A.取代反应 | B.消去反应 | C.加成反应 | D.加聚反应 |
③Y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作用得到肉桂酸乙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④Y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酯类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的同分异构体有种,其中任意一种的结构简式是。
(3)已知
Ⅰ、醛与醛能发生反应,原理如下:
Ⅱ、合成肉桂醛的工业流程如下图所示(甲为烃):
请回答:
①甲的结构简式是。
②写出丙和丁生成肉桂醛的化学方程式是。
向2 L密闭容器中通入6mol气体A和6mol气体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xA(g)+yB(g)=pC(g)+qD(g) 已知:平均反应速率v(C)=1/2v(A);反应2 min时,A的浓度减少了1mol/L,B的物质的量减少了3mol,有6mol D生成。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2 min内,v(A)=,v(B)=;
(2)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中x:y:p:q=;
(3)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的容积变为1 L,进行同样的实验,则与上述反应比较:反应速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理由是。
把煤作为燃料可通过下列两种途径:
途径I: C(s)+O2(g) = CO2(g)
途径II:先制水煤气: C(s) + H2O(g) =" CO(g)" + H2(g)
燃烧水煤气:2 CO(g) + O2(g) = 2CO2(g);
2H2(g)+O2(g) =2H2O(g)
已知:①C(s)+O2(g)=CO2(g);△H1=-393.5 kJ·mol-1
②H2(g)+1/2O2(g)=H2O(g);△H2=-241.8kJ·mol-1
③CO(g)+ 1/2O2 (g) =CO2(g);△H3=-283.0kJ·mol-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O(g) + H2O(g) = H2(g) + CO2(g) 是(填“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
(2)根据盖斯定律,煤和气态水生成水煤气的反应热△H=。
(3)根据两种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途径II制水煤气时增加能耗,故途径II的做法不可取 |
B.与途径I相比,途径II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C.与途径I相比,途径II可以提高煤的燃烧效率 |
D.将煤转化为水煤气后,便于通过管道进行运输 |
X、Y、Z、M、G五种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X、Z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Y、M同主族,可形成MY2、MY3两种分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ZX的电子式为。
(2)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写化学式),非金属气态氢化物还原性最强的是(写化学式)。
(3)Y、G的单质或两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可作消毒剂的有、(写出其中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4)X2M的标准燃烧热ΔH=-a kJ·mol-1,写出表示X2M标准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