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含碳物质是中学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低碳生活”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主要是为了减少 (填化学式)的排放量.
(2)如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标号).
A.碳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
B.碳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 |
C.碳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D.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 |
(3)为了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酸,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按图中的步骤I~Ⅳ依次进行实验,观察小花的颜色变化 (资料: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
①该方案中观察到纸花的颜色变化是:I.纸花变红Ⅱ.纸花不变红Ⅲ. Ⅳ.
②步骤I、Ⅱ两项说明了什么? .
③该同学进行四组对比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④写出该实验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计算要使80g氧化铜完全还原,需要碳的质量至少是多少?
将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能观察到的现象为: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以下是小阳同学制取氢气的实验过程,请根据题意回答以下问题。
(1)如果他用锌粒和浓盐酸来制取氢气,可以选择(填序号)做发生装置;装置②的主要仪器有分液漏斗、带导管的双孔胶塞和 (填仪器名称)
(2)制得的氢气含有少量的水蒸气和HCl气体,若要得到干燥、纯净的氢气,需要通过③和④装置,则装置按导管字母连接的顺序是:发生装置 →→
→ → →收集装置(填字母)。
(3)若要检验氢气中的杂质HCl,可把④装置中的试剂换成 (填化学式)溶液,实验中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4)图中的⑤装置是一个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的装置,请你判断气体应由进出 (填字母)。
中考前,我市各校进行了化学实验操作考查,一些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常见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用上图B、D装置制取CO2气体。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B装置的导管浸入水中,然后______________,观察到导管口(填“有”或“没有”)气泡冒出,表明B装置肯定会漏气。
②如何检验D中的气体已收集满?请写出有关的
操作
现象。
(2)小红同学用A、E装置和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气体,要等到_______________时才开始收集,而不是一看到气泡冒出就收集气体,其原因是。
食品保鲜剂可以有效地防止食品的腐败变质。食品保鲜的措施有添加防腐剂、充填保护气体、放置干燥剂和脱氧保鲜剂等。一次,小明在食用盒装月饼时,发现用于保鲜的小纸袋中盛放着一种灰黑色粉末,几天后,看到灰黑色粉末已经变成红棕色。请回答:
①小纸袋中盛放的可能是(填序号);
A.氮气 | B.生石灰 | C.还原性铁粉 | D.无水硫酸铜 |
②为什么这种物质能起到保鲜作用?
。
学好化学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各种现象,更轻松、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
回答下列问题:
(1)家里炒菜时油锅着火,最好的灭火方法是;
(2)有的胃病患者胃酸过多,常服用一些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烧煤气(主要成分为CO)的家用燃气灶,改烧天然气后,空气进气管的直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