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的俗称、化学式及其用途都正确的是
A.苏打—Na2CO3—制胃药 | B.刚玉—MgO—制耐火材料 |
C.冰晶石—Al2O3—冶炼金属铝 | D.明矾—KAl(SO4)2·12H2O—作净水剂 |
向20 mL 0.1 mol·L-1氨水中逐滴加入0.1mol·L-1稀HCl,混合液pH与所加盐酸体积(V/mL)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D点:c(NH4+)+c(NH3·H2O)>c(Cl-)
B.在C点,有V1>10,且c(NH4+)=c(Cl-)>c(OH-)=c(H+)
C.在A、C间任一点,溶液中一定都有:c(NH4+)>c(Cl-)>c(OH-)>c(H+)
D.由B到C的过程中,c(NH4+)/c(NH3·H2O)先增大后减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水电离出c(H+)×c(OH-)=10-20的溶液中:Na+、ClO-、SO42-、NH4+能大量共存 |
B.常温下pH=7的溶液中:Fe3+、Mg2+、SO42-、Cl-能大量共存 |
C.一定温度下。l L 0.5 mol·L-1NH4C1溶液与2 L 0.25 mol·L-1NH4Cl溶液含NH4+物质的量相同 |
D.反应ZnS(s)+Cu2+(aq)=CuS(s)+Zn2+(aq)说明Ksp(ZnS)>Ksp(CuS)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测定结果偏小,该溶液一定呈酸性 |
B.“中和滴定”实验中,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用待装液润洗后方可使用,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即可使用 |
C.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入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能将碘萃取到乙醇中 |
D.将氢氧化钠稀溶液逐滴滴入氯化铁饱和溶液中,边滴边搅拌,可获得氢氧化铁胶体 |
从下列实验事实所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事实 |
结论 |
|
① |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 |
该气体一定是SO2 |
② |
将燃烧的镁条放入CO2中能继续燃烧 |
还原性:Mg>C |
③ |
NaHCO3溶液与Na[Al(OH)4]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 |
酸性:HCO3->Al(OH)3 |
④ |
常温下白磷可自然而氮气需在放电时才于氧气反应 |
非金属性:P>N |
⑤ |
某无色晶体加入氢氧化钠浓溶液中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
该晶体中一定有NH4+ |
A.②③⑤B.①②③C.③④⑤D.①③⑤
甲、乙、丙、丁4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乙的原子序数大于丙,丁的原子序数与乙、丙原子序数之和相等。4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元素甲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比乙的强 |
B.元素乙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2周期、VIA族 |
C.元素丙和元素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
D.4种元素的简单阴离子半径从大到小顺序为:丁>乙>丙>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