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材料二:联邦必须而且将会得到保留。
——林肯1858—1862年的言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分别指什么经济形式?
(2)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林肯什么主张?
(3)在美国内战中,林肯为实现上述主张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我国行走在工业化的道路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材料一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资料(资本单位:10万元)
时间 |
商办 |
官办和官商合办 |
外国人办 |
合计 |
|||||||
厂数 |
资本 |
比重 |
厂数 |
资本 |
比重 |
厂数 |
资本 |
比重 |
厂数 |
资本 |
|
1972-1894 |
53 |
47 |
9.6% |
19 |
162 |
33.1% |
103 |
280 |
57.3% |
175 |
489 |
1895-1913 |
463 |
908 |
41% |
86 |
195 |
13% |
136 |
1031 |
46% |
685 |
2234 |
国内企业代表 |
|||||||||||
企业名称 |
创办时间 |
企业名称 |
创办时间 |
||||||||
轮船招商局 |
1872年 |
继昌隆缫丝厂 |
1872年 |
||||||||
开平矿务局 |
1878年 |
贻来牟机器磨坊 |
1878年 |
||||||||
漠河矿务局 |
1888年 |
裕源纱厂 |
1894年 |
(1)材料一说明当时中国工业的构成情况。创办国内企业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材料二中国在1887年时为纯粹的农业生产国。工业生产只占很小的比例……到了1920年,工业产值增加到54.27亿元,所占比例也由原来的9.1%提升到23.8%……需要指出的是……近代机器工业产值占工业产值尚不到20%,并且农业仍占主导地位,中国仍然为一个农业国。
--摘自杨德才《中国经济史新论》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95-1920年中国工业产值快速增加的原因。
材料三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1987年出版)中对一些国家1980-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测。(见下图表)
到2000年,随着我国发展国民经济"九五"计划的胜利完成,我国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在民用高技术领域共资助项目五千二百余个,共累计创造新增产值五百六十多亿元,产生间接经济效益达两千多亿元。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依据中国情况评估保罗·肯尼迪的预测。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三十年来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
社会转型期往往表现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与更新。
材料一有学显赫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认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威不两错,制不二门。"
(1)据材料一概括该学派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历史影响。
材料二"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者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者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2)材料二体现了伏尔泰的什么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历史影响。
材料三"在社会学上,社会转型主要是指社会结构的整体性、根本性变迁……其具体内容至少应该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是在当社会变迁历史进程中出现社会渐进过程中的中断和质的飞跃、社会发生激烈的变化,由一种社会形态过渡到另一种社会形态的时候所出现的社会整体性变动。"
--《中国社会转型期商人法律制度研究》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归纳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欧美18-19世纪时社会转型的共同因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大欧洲是欧洲先贤们的梦想,许多哲学家都孕育过“欧洲联合”“欧洲联邦”的思想。然而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不惜使用最强大的武力统一欧洲,但都失败了。而且20世纪的上半期,欧洲国家经历了两次惨绝人寰的世界大战的洗礼。二战结束后,西欧一些富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总结大战的教训,认识到欧洲国家必须走联合之路,才能结束兵戎相见的历史,实现永久和平。
材料二: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点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维克多·雨果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二战前后欧洲人为“谋求欧洲统一”采取的方式分别是什么?(2分)
(2)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存在过相互对抗的两大军事集团。请将它们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和;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反法西斯联盟。
(3)20世纪60年代,正如材料二中雨果预言的“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的局面就已经开始形成,这个组织的名称是什么?(1分)
(4)如今这个组织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欧洲联盟(简称欧盟),那么,欧盟建立的目标是什么?(1分)举例说明,欧盟成立后,成员国人民的生活等方面将会发生哪些变化?(1分)
(5)欧盟等区域性经济集团以及跨国公司的发展,对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有什么影响?(1分)
(6)从以上欧洲谋求统一的过程和影响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1分)
美国、俄罗斯(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是当今世界上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两个大国。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美俄关系一直是世界大国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曾经他们一度成为了同仇敌忾的盟者,当把敌人打败后,他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者,……也许在《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的漫画中,赫鲁晓夫的大汗淋漓就已经暗示了最终的结局,美国如愿以偿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然而,俄罗斯作为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也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军事实力的强大,仍使俄国成为牵制美国的重要力量。
材料二:
(1)“他们一度成为了同仇敌忾的盟者”的标志是什么?(1分)
(2)“当把敌人打败后,他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者”,他们正式成为仇者的标志是什么?(1分)
(3)从材料二中你可以看出美苏之间的冷战带有什么色彩?(1分)
(4)“赫鲁晓夫的大汗淋漓就已经暗示了最终的结局”,最终的结局是什么?(1分)对世界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1分)
(5)让历史告诉未来,请你就美俄关系的发展前景发表你的见解(包括观点和理由)。(1分)
历史知识结构示意图能将历史知识化繁为简,是形象直观地掌握历史知识的好方法。(7分)
(1)根据相关知识完成上面历史知识结构示意图中的空白部分(4分):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
(2)说明图示中的(1)(2)分别促进了哪种能源的广泛利用。(2分)
(3)某校以“科技与我的生活”为主题开展探究,请你为这次讨论提供一个与(3)有关的例子。(要求举出具体科技成果,并说明该成果对生活的影响)(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