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世纪中叶,德国人古腾堡创造了金属活字印刷术,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欧洲各地建立的印刷工场达1000多个,出版的书籍达到数百万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德国人最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
| B.欧洲近代自然科学受印刷术影响而产生 |
| C.印刷术成为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重要因素 |
| D.印刷工场里出现了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中国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 A.西方列强入侵,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较早 |
| B.商品经济发达,工场手工业得到充分发展 |
| C.官僚地主最先接触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
| D.被开辟为通商口岸,便于对外贸易往来 |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 A.增强封建统治的力量 | B.出现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 |
| C.抑制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 D.引进近代科学技术 |
观察下图,指出这一时期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的最主要原因
|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 B.辛亥革命的胜利,扫除了一些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 |
| C.民国政府颁布了若干发展经济的政策 |
| D.反帝爱国运动的有利推动 |
由某一朝廷高官家中出现以下的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观之,这种反映商人意识不仅抬头而且深入仕宦人家的社会观,最有可能出现在哪一个时期?
| A.汉代 | B.唐代 | C.宋代 | D.清代 |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她身上打扮是“妾有绣腰襦,威蕤自身光。”她床上的装饰是“红罗夏斗帐,四角垂香囊。香帘六七寸,碧绿青丝绳。”这些描述主要反映了
| A.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思想严重,女子倍受压迫,日夜劳作 |
| B.汉代丝织业生产的普及和发达程度 |
| C.汉代吏治腐败,焦仲卿为普通小吏,家里竟可以布置得如此富丽堂皇 |
| D.汉代社会经济发展,百姓生活富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