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史学是运用数学方法来研究历史事物的数量关系,实现对历史变化、发展及运行规律的分析。读1865~1905年清政府进出口贸易状况统计表:
时间 |
进口数(单位:两) |
出口数(单位:两) |
平衡 |
1865年 |
55,715,458 |
54,103,274 |
-1,614,184 |
1875年 |
67,803,247 |
68,912,929 |
+1,109,682 |
1885年 |
88,200,018 |
65,005,711 |
-23,194,307 |
1895年 |
171,686,715 |
143,293,211 |
-28,402,504 |
1905年 |
447,503,943 |
377,338,166 |
-94,165,777 |
分析表中的数据,结合史实,判断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中国的贸易顺差呈扩大趋势 B.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
C.近代工业的发展呈下降趋势 D.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法国工人运动的领袖拉法格称恩格斯是马克思的algerego(“第二个我”),这主要是指( )
A.马克思的观点被恩格斯继承 |
B.恩格斯整理出版了马克思的《资本论》 |
C.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后担负起了马克思的历史使命 |
D.恩格斯与马克思互相支持,是马克思从事革命活动出色的合作者 |
恩格斯业余刻苦自学了20多种外语,比较精通的有10多种。他学习外语的主要目的是( )
A.恩格斯从小就喜欢学习,尤其是外语 |
B.恩格斯为了能进柏林大学深造 |
C.为了能阅读世界各国文学名著,提高自身素养 |
D.能更好地与各国工人阶级交流和宣传科学共产主义理论 |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中指出“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其倡民生,解决贫富不均的核心措施是( )
A.平均地权 | B.节制资本 | C.发展实业 | D.实行社会救济 |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其中说:“……以人事之进化言之,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文中“变”的含义是( )
A.变革思想观念 | B.变革社会政治制度 |
C.改革教育制度 |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
李大钊论及中国的民主政治时说:“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孔子不当存之于宪法。”同时他又提出“欲行立宪必先去专与争”,要完成青春中华再造之使命,必须“悟儒家日新之旨”。这说明李大钊( )
A.能够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
B.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自相矛盾 |
C.未能摆脱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
D.已经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