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1896年李鸿章到访美国之际,《纽约时报》用李鸿章在美国受欢迎的程度来打响自己的广告:“李鸿章从来没有错过《星期日周报》”,反映出李留给美国人乐于学习西方知识的积极形象。最能说明李鸿章这一形象的是
| A.奉行“外须和戎”,签订屈辱条约 | B.镇压太平天国,力图挽救清朝统治 |
| C.办理洋务事业,引入西方工业文明 | D.主张实业救国,创办了民族轻工业 |
某史学家说,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既促进了全球的联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这里 “全球分裂”是指
| A.世界分裂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 |
| B.欧美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 |
| C.欧洲形成了相互争夺的两大集团 |
| D.荷兰与英国争夺世界殖民霸权 |
英国的黑奴贸易通常以“三角贸易”的形式进行。下面关于“三角贸易”的示意图中,②处的 “商品” 应为
| A.黑奴 | B.工业产品 |
| C.茶叶、丝 | D.金银、原料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
| A.出现独立经营的商人 | B.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
| C.“晋商”和“徽商”的出现 | D.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 |
下列所体现的思想不同于我国封建社会传统经济政策的是
| A.“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 |
| B.“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皆莫如被服” |
| 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
| D.“士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
唐朝陈廷章《水轮赋》曰:“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低徊随匠氏之程……既斡流于波面,终夜有声。”下列插图符合上述材料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