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实验室获取氮气有很多种途径,常见的3种方法是:
方法一:将氨气通入灼热的氧化铜粉末,得到纯净的氮气和铜;
方法二:将空气通过灼热的铜,得到较纯净的氮气和氧化铜粉末;
方法三:将亚硝酸钠(NaNO2)和氯化铵的混合溶液加热,氮元素全部转化为氮气。
进行实验时可选择的实验仪器如下图所示(省略夹持装置与加热装置):

(1)方法一:制氮气所需的氨气可以用浓氨水滴加到生石灰中得到,此反应的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装置编号)。请写出生石灰在此反应中的两个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法二:为保证所得氮气尽可能纯净,除了使用铜外,还可以向装置_________________
(选填装置编号)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除去其它杂质气体。
(3)方法三:制氮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绿色化学是指在制造和应用化学产品时应有效利用(最好可再生)原料,消除废物和避免使用有毒的和危险的试剂与溶剂。在制取氮气的3种方法中,联合使用方法—和方法二与单独使用方法三相比,具有很多优越性,请从绿色化学的角度进行评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1892年,英国科学家瑞利(Rayleigh)发现,采用方法二得到的氮气在相同条件下比方法三得到的氮气密度总是偏大5‰左右。若上述实验设计与操作均无错误,且氮气已完全干燥,
请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学校化学科研小组从文献资料上获得如下信息:NaHCO3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缓慢分解成Na2CO3、H2O和CO2。为了验证这一信息,该科研小组将一瓶在潮湿空气中久置的NaHCO3样品混合均匀后,进行如下实验:

(1)在一个质量为ag的蒸发皿中加入一些样品,称得总质量为bg。用酒精灯对其充分加热,冷却后称得其总质量为cg。残留在蒸发皿中的固体是(填化学式)_________。
(2)另称取相同质量的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为了保证实验成功,所选用针筒的最大刻度值应大于或等于_________(mL)。(设实验在标准状况下进行,请把合适的答案编号都挑选出来)

A.[(b-a)/84]×22.4×1000 mL
B.[(b-c)/31]×22.4×1000 mL
C.[(c-a)/106]×22.4×1000 mL
D.[(c-a)/106]×2×22.4×1000 mL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如下信息:Fe(NO3)3溶液可以蚀刻银,制作美丽的银饰。他们对蚀刻银的原因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用葡萄糖制备银镜,并与Fe(NO3)3溶液反应,发现银镜溶解。
【提出假设】
假设1:Fe3具有氧化性,能氧化Ag。
假设2:Fe(NO3)3溶液显酸性,在此酸性条件下NO3-能氧化Ag。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1)甲同学从上述实验的生成物中检验出Fe2,验证了假设1成立。请写出Fe3氧化Ag的离子方程式:。甲同学还发现用同浓度FeCl3,Fe(NO3)3溶解银镜,FeCl3溶液溶解Ag的反应更快更完全,请解释其原因:             
                                     
(2)乙同学设计实验验证假设2,请帮他完成下表中内容(提示: NO3-在不同条件下的还原产物较复杂,有时难以观察到气体产生)。

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预期现象和结论


……
若银镜消失,假设2成立。
若银镜不消失,假设2不成立。

【思考与交流】
(3)甲同学验证了假设1成立,若乙同学验证了假设2也成立。则丙同学由此得出结论:Fe(NO3)3溶液中的Fe3和NO3都氧化了Ag。
你是否同意丙同学的结论,并简述理由:

(Ⅰ)“封管实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观察下面四个“封管实验””(夹持装置未画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热时,①上部汇集了固体NH4Cl,说明NH4Cl的热稳定性比较好
B.加热时,②、③溶液均变红,冷却后又都变为无色
C.④中,浸泡在热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深,浸泡在冰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浅
D.四个“封管实验”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可逆反应

(Ⅱ)利用Y型管与其它仪器组合可以进行许多实验(固定装置略)。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目的:验证SO2有氧化性
将胶头滴管中浓硫酸分别滴入Y型管的两个支管中,在支管交叉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硫化亚铁处加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目的:探究SO2与BaCl2反应产生沉淀的条件
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钡溶液并不产生沉淀,而通入另一种气体后可以产生白色沉淀。则右侧Y型管中应放置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必要时可以加热),该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3)

实验目的:锌铁合金中铁含量的测定
①读取量气管中数据时,若发现水准管中的液面低于量气管中液面,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称得锌铁合金的质量为0.117g,量气管中初读数为1. 00mL,末读数为45.80mL,则合金中铁的含量为________%(保留2位小数,气体读数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下的数值)。

(一)(14分)A和B均为钠盐的水溶液,A呈中性,B呈碱性并具有氧化性。下述为相关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请回答:
(1)写出A、B和C的化学式:A,B,C
(2)依次写出A→D和D→E(E中含有某+5价元素的含氧酸根离子)的离子方程式:

(3)写出将SO2气体通入K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写出由F→H的化学方程式:

(共3分)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填序号)

A.配制500 mL某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可用两只250 mL的容量瓶
B.用渗析法分离淀粉中混有的NaCl杂质
C.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mL高锰酸钾溶液
D.在C2H5Cl与NaOH溶液共热的混合物中,加入AgNO3溶液即可检验氯元素

E.在中学《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实验中,称量操作至少需要三次
F.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少量硫酸会产生沉淀
G.用结晶法可以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