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上有著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下列思想家中最可能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 A.墨子 | B.孟子 | C.朱熹 | D.王守仁 |
1649年,英国议会通过决议:“在上帝之下,人民是一切正当权力的来源;在议会里集会的英国下议院是人民选出并代表人民的,在本国有最高的权力。”下列对这份决议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否定了“君权神授”的观念 |
| B.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 |
| C.形成君主立宪制的基本框架 |
| D.民众获得下议院普选权 |
近代以前,一国政府为打击敌人,往往发给船主特许状,鼓励本国商船掠夺敌方船只,攻击敌方港口。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便曾经同意英格兰海船掠夺加勒比海和中南美洲沿岸城市,引起敌方报复,发生激战。结果英国取得了()
| A.海上军事霸权 | B.世界贸易霸权 |
| C.世界殖民霸主 | D.欧洲大陆霸主 |
恩格斯曾说:“如果认为希腊人和野蛮人、自由民和奴隶、公民和被保护民、罗马的公民和罗马的臣民(指广义而言),都可以要求平等的政治地位,那么这在古代人看来必定是发了疯。”这段材料认为古希腊罗马的相对政治平等只能实现于()
| A.贵族与平民之间 | B.希腊人与罗马人之间 |
| C.公民与外邦人之间 | D.自由民与非自由民之间 |
《古希腊文学与社会》在描述雅典戏剧公演时写道:“这些观众一个挨一个都坐在一起,胳膊碰胳膊、腿碰腿,情感也会在他们之间流动……每个人都是一个政治的人,自己被深深地囊括在城邦之中,与其他观众有着紧密的联系。”由此可见,观剧不可能()
| A.陶冶人们情操 | B.渲染希腊城邦精神 |
| C.培养公民意识 | D.活跃公民大会气氛 |
据台湾政府部门统计,2014年金门岛上每4户家庭,就有1户在厦门购地置产,每10个金门的居民,就有1个拥有人民币账户。”这表明()
| A.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实施的结果 |
| B.海峡两岸民间交流进一步加强 |
| C.两岸同胞普遍认同“一个中国”原则 |
| D.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的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