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战国时期一位儒者认为人生来就是有感官上的要求,饿了要吃饭,冷了要穿衣,这就形成了人们“好利”“好声色”的本性需求。下列选项与这一观点最接近的是:

A.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 B.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
C.孟子的“性善论 ” D.荀子的“性恶论”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文艺复兴时期,强调人性,反对封建神学的人文主义思潮勃兴的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说 B.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
C.歌白尼“太阳中心说”的确立 D.古希腊、罗马文化复兴的结果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中对世界市场形成起直接作用的是

A.引起价格革命 B.世界进入西方殖民时代
C.引起商业革命 D.美洲进入世界大家庭

“2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形成但又过时。”导致这种“过时”的主要原因是

A.列强力量对比的变化 B.资本主义经济的过时
C.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D.局部战争的不断爆发

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期印度历史上两次民族解放运动最大不同之处表现在

A.斗争方式 B.斗争结果 C.领导阶级 D.革命对象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同点是

A.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化 B.以科学实验成果为先导
C.源于技术工人的实践经验 D.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