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期,欧洲的技工学校和工人学院为女生开设读、写、算术、平板缝纫等课程;男生则学气象学、地质学、陶瓷制作、电学等课程。以下选项最符合作者观点的是:
| A.传统男尊女卑思想依然严重 | B.男女平等观念不占主流 |
| C.工业化加剧了性别歧视 | D.工业化进程强化了性别分工 |
2009年12月和2010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先后在哥本哈根和坎昆举行。在前一会议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争论不休,最终留下诸多遗憾;在后一会议上,与会国通过了两项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这说明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①环境问题引起了各国的重视
②意识形态的分歧仍是各国合作的重要障碍
③各国意识到全球性的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协商解决
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既有合作又有深刻矛盾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从世界历史研究发展的角度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所产生的重要历史意义是
| A.扩大了美国的对外经济扩张 |
| B.美国确立了经济霸权地位 |
| C.较好地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
| D.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
赫鲁晓夫改革值得肯定的是
| A.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
| B.使苏联成为超级大国 |
| C.彻底冲破了个人崇拜 |
| D.彻底突破了斯大林模式 |
有学者认为:新经济政策不是被“取缔”的而是由于它不能够承担如此沉重的任务被“压垮”了。 “压垮”新经济政策的是
| A.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武装干涉 |
|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
| C.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 |
| D.苏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 |
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用于采购商品和支付劳务费用的总金额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l∕5,并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这表明美国
| A.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
| B.开始走上计划经济的道路 |
| C.黄金储备减少,美元贬值加剧 |
| D.经济进入“滞胀”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