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6分)
送魏十六还苏州
皇甫冉①
秋夜沉沉此送君,阴虫②切切不堪闻。
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
[注]①皇甫冉,唐代诗人。作者的朋友魏十六曾从苏州(即“姑苏”)到常州(即“毗陵”)来拜访他;魏十六返回苏州时,作者乘船相送。②阴虫,指蟋蟀。诗歌中“沉沉”和“切切”两个词意蕴深刻,试写出表达效果。
诗歌三四两句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简析并说出诗句表达的感情。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山中
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你认为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节的山中景色?结合本诗内容略做说明.。(2分
苏轼曾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在这首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试作简要分析。
古诗鉴赏。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诗中动词运用恰当,首句中的""字,形象地写出了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
诗人运用了、、等凝重色彩,烘托肃杀而悲壮的气氛。最后两句表达了战士们的决心。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请展开联想和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第一、二句呈现的画面。
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饱含人生哲理。请把你阅读后获得的人生启示写下来。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题目。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______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_________的特点。(2分)
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题目。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写景有何作用?(2 分)
“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句中的“犹唱”二字意味深长,请作简要赏析。(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