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即 事
王安石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鸣”“吠”两词在全诗写景方面起到了什么作用?
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甲】【乙】两首诗歌,完成小题。
【甲】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乙】
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古人云:“三分诗七分吟。”学习古诗离不开朗诵,上面两首写秋天的诗歌,你会用什么样的语调朗诵呢?请分别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瀑布联句
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焉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1)首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请简要分析最后两句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阅读元好问的《阳兴砦①》,完成小题。
乱石通樵径,重岗拥戍城。
山川带淳朴,鸡犬见升平。
雨烂沙仍软,秋偏气自清。
年年避营马②,几向此中行。
【注】①阳兴砦(zhài)今山西阳曲县阳兴镇。金末,蒙古军入侵山西,作者曾避兵阳曲山中。
②避营马:避骑兵夺马。
(1)从诗歌前两联看,阳兴砦周围环境具有______和______的特点。
(2)品析诗中“年年”的表达效果。
古诗阅读。
朗诵小组选定下面这首诗参加校古诗朗诵大赛,请你参与。
度关山
[唐]李端
雁塞日初晴,狐①关雪复平。
危楼缘广漠,古窦②傍长城。
拂剑金星出,弯弧玉羽③鸣。
谁知系虏者,贾谊是书生。
(选自《全唐诗》,中华书局)
【注】①狐:一作“孤”。
②窦:沟渠。
③羽:箭尾上的羽毛,即箭翎,引申为箭。
(1)文博找到下面两幅图,你认为哪幅图更适合作为朗诵时的背景?请说明理由。
选择____图,理由:________________
(2)朗诵颈联时,文栋想要增强诗歌感染力,请你为他配上适宜的表情、动作。
表情:____________
动作:____________
(3)朗诵尾联时,文博对重读词语把握不准,请你提出建议,并说明理由。(选择一个词语即可)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小题。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词中“争渡”的“争”,在《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中有“争夺,竞争”和“怎,怎么”的义项。教材把“争渡”解释为“奋力把船划出去”,而有人认为“争渡”应解释为“怎渡”,即“怎么把船渡过去呢”。你倾向哪种理解?试结合上下文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