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齐安城楼
杜牧(唐)
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注】①呜轧(yà):拟声词。②亭:古时三十里一驿,每驿有亭。请说说你对第二句中“寒”的理解。
古人评价杜牧的诗“好用数目”“颇妙”。你认为这首诗“故乡七十五长亭。”中的“七十五”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古诗歌,回答问题。
兰溪棹歌①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释】①兰溪,在今浙江兰西县西南。棹(zhào)歌:船歌。对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作者主要是通过“ ”一词启发读者去想象的。
“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生动传神,写活了诗歌意境,请你发挥想象,对这句诗的画面加以描写。
阅读下面的小诗,完成后面小题。
观书(节选)
明·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本诗前两句用了 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明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
欣赏了这首小诗,你有什么感悟?
诗歌鉴赏
使 至 塞 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诗歌中表明诗人轻车简从以及前往慰问戍边将士之地的词语分别是_____ 和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描绘这两句诗所展现的景象。
课外古诗阅读
春山夜月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这首诗如用诗中一个字来概括作者对景物的感受,这个字是 。(2分)
“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古诗鉴赏
<<春望>>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诗歌的首联写了哪几个形象?这些形象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