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习题。
鹧鸪天·桂花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注释】①北宋党争期间,诗人和丈夫赵明诚“屏居乡里十年”之久,这首词写于这段时间。②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之美德,唯独桂花不在其列。 
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桂花”形象,试简要赏析
有人评价这首词“风格独特,颇得宋诗之风,即以议论入词”,请结合具体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官舍竹
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闲官:诗人当时因受谗而被贬,所任的商州团练副使是个无事可做干的虚衔。
第三联中有两字用得生动传神,请找出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这首诗描写竹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写出了竹什么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⑴—⑵题。
金陵驿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 ①此诗写于1279年秋,诗人抗元战败被俘,在押往大都(北京)途中,路经金陵(南京)而作。②离宫即行宫,南宋初,高宗曾留驻金陵,建立行宫。
⑴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诗人目睹之景,衰草遍地、行宫荒凉、夕阳残照,一幅破败景象,暗示了南宋朝廷已经覆灭。
B.三、四句采用对比手法,“元无异”“半已非”巨大的反差设置,写出了战争摧残后城垣颓坏、人民离散的景象。
C.五、六句融情于景,通过写满地芦花的衰落飘零和旧家燕子的无依无靠,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叹惋。
D.此诗语言不事雕琢,抒情真挚自然,虽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那么慷慨高昂,却也沉挚悲壮。

⑵ 结合全诗,简述结尾两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句中“畏”字用得极妙,说说妙在何处。
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是怎样体现这一特点的?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句中“畏”字用得极妙,说说妙在何处。
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是怎样体现这一特点的?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句中“畏”字用得极妙,说说妙在何处。
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是怎样体现这一特点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