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这是由两人的阶级属性对立造成的 |
| B.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 |
| C.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观点完全相反 |
| D.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 |
下列几组词汇,最能准确反映“过渡时期”(1949~1956)这一特殊年代的是()
| A.工业化抗美援朝三大改造 |
| B.一边倒人民公社另起炉灶 |
| C.“大跃进” 两弹一星和平共处 |
| D.合作化求同存异上山下乡 |
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这是因为
| A.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
| B.建立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基础 |
| C.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 |
| D.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
对下列图中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 A.“一五”时期农业占有较大比重,工业没有发展 |
| B.“二五”时期农业比重下降,工业比重明显上升 |
| C.服务业比重基本稳定,原因是当时实行计划经济 |
| D.“二五”时期工业比重明显上升,原因是片面发展重工业所致 |
阅读《主要近代技术在沪渝两地应用年份的比较表》。该表反映了()
| 技术门类 |
西方发明 |
上海 |
重庆 |
| 铁路 |
1825年 |
1876年 |
1934年 |
| 电报 |
1835年 |
1871年 |
1886年 |
| 电话 |
1876年 |
1882年 |
1912年 |
| 电灯 |
1881年 |
1882年 |
1906年 |
①近代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②列强对中国经济的控制逐步加强
③西方技术的传入加快中国近代化进程
④中国吸收西方文明的速度逐步加快
A. 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下表为1865-1911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状况统计表。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 年代 |
进口 |
出口 |
平衡 |
| 1865年 |
55,715,458两 |
54,103,274两 |
–1,614,184两 |
| 1875年 |
67,813,247两 |
68,912,929两 |
+1,109,682两 |
| 1885年 |
88,200,018两 |
65,005,711两 |
–23,194,307两 |
| 1895年 |
171,686,715两 |
143,293,211两 |
–28,402,504两 |
| 1905年 |
447,100,082两 |
227,888,197两 |
–219,212,549两 |
| 1911年 |
471,503,943两 |
377,338,166两 |
–94,165,777两 |
A.1865年中国出现贸易逆差主要与欧美国家大量走私鸦片有关
B.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进出口贸易的逆差呈现加剧倾向
C.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列强对华侵略加剧,其压制使得中国民族工业越来越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