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解析题
23.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不仅用暴力形式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而且还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文献,用法律的形式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材料一:(见下图漫画) 材料二: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
材料三:“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六条:……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第十七条: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力。”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了什么政治制度?为该政治制度提供法律保障的文献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美国确立这一政体的法律文献是什么?根据该文献,华盛顿拥有管理国家的哪一方面的权利?
(3)材料三反映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出自哪一部法律文献?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哪一个文献与之反映的思想一致?
(4)三则材料共同反映的主题是什么?
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报道,2013年1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农科院召开座谈会,听取农业专家、农业主管部门、基层干部意见。他表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是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1)为了解决粮食问题,请简要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十年经济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实行的政策分别是什么?
(2)他目睹过天灾人祸的大饥荒,开始了对水稻高产育种的研究,他被授予建国以来第一个特等奖。他是谁?他对中国农业有何贡献?
追求民主与法制,反对专制与独裁是世界各国人民的不懈追求,自人类诞生以来,世界各国人民为追求民主与法制就进行了许多的尝试与努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人认为:英国的"光荣革命"既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
材料二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说过:"我们的宪法(1787年宪法),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整的大厦;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
材料三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京召开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但"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1982年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对于推进新时期的民主和法制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怎样的政体形式?
(3)回答材料三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及原则。
(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是什么?并谈谈对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25年,"旅行者"号机车牵引着6节煤车、20节挤满乘客的客车,载重达9万千克,在新铺好的的铁路上试车,时速达15千米。
材料二 20世纪初,中国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第一条铁路;2008年8月1日中国又有了自己的第一条真正意义的高速铁路--运营350千米/小时的京津城际高速铁路。截止2014年12月28日,中国高铁运营总里程超过1万6千千米,"四纵"干线基本成型。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约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50%,稳居世界高铁里程榜首。
(1)材料一中"旅行者"号机车的发明者是谁?它的发明给人类带来哪些福音?
(2)材料二中"中国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第一条铁路"的设计者是谁?
(3)在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火车的时速由15千米提高到350千米,这种巨大的飞跃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晚清时期,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贵州籍名臣名宦不断崛起。丁宝桢(1820-1886年),字稚璜,贵州平远(今 织金)人。丁宝桢生活在中国历史发生大变局的时代,面对外面"船坚炮利"的现实,他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世界形势,痛斥"墨守纲常"的人。认为中国要自强,必须学习西方,"精求武备""仿照外洋枪炮之巧如法制造",这样才能"弃我之短,夺彼之长"。他先后创办了山东机器局和四川机器局,山东、四川机器局的创办,成为两省近代工业的开端。根据材料请回答:
(1)丁宝桢是当时清政府中的什么政治派别?
(2)从材料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丁宝桢的思想应是什么?在这一思想的引导下,丁宝桢等人作了怎样的努力?
(3)对晚清时期的这一政治派别所开展的自救运动应如何评价?
美日作为亚太地区的世界大国,对于该地区局势的稳定和发展扮演着重要角色。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某次会议上,美国国务卿掩饰不住得意之色,说:"多亏了这个条约,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
材料二
材料三 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材料四近年来,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动作频繁,还联合美国多次举行军演,向周边国家示强;美国也先后抛出"重返亚太"、"亚太再平衡"等各种名目的新亚太战略……;2014年11月,再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坚持亚太大家庭精神和命运共同体意识,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共同致力于亚太繁荣进步。
(1)写出材料一中"会议"、"条约"的名称,此会议有何重要影响?
(2)材料二中图①事件有何标志意义?图②表明二战后美国对日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日本不愿意"跟着美国脚步走"的原因是什么?这反映了世界格局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4)阅读材料四,结合当今国际形势,你认为中、美、日三国应该如何处理在亚太地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