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25年,"旅行者"号机车牵引着6节煤车、20节挤满乘客的客车,载重达9万千克,在新铺好的的铁路上试车,时速达15千米。
材料二  20世纪初,中国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第一条铁路;2008年8月1日中国又有了自己的第一条真正意义的高速铁路--运营350千米/小时的京津城际高速铁路。截止2014年12月28日,中国高铁运营总里程超过1万6千千米,"四纵"干线基本成型。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约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50%,稳居世界高铁里程榜首。
(1)材料一中"旅行者"号机车的发明者是谁?它的发明给人类带来哪些福音?
(2)材料二中"中国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第一条铁路"的设计者是谁?
(3)在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火车的时速由15千米提高到350千米,这种巨大的飞跃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詹天佑和京张铁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鞅)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中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变法对秦国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读本史》
(2)北魏成为汉化先行者利益于谁的改革?根据材料二,概括隋朝统一的基础。
材料三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日本就按自己的节奏改变了自身。以前它是个前工业时代的封建社会,到19世纪末期,新日本--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很快将成为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
--《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3)根据材料三,分析19世纪末期新日本具有怎样的特点?日本通过哪一改革成为了"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
材料四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红场边有一座塑像,纪念的是曾经解放了千百万农奴、并最终引领俄国抛弃了落后社会制度的改革者。
(4)判断材料中的改革者是谁?他引领俄国抛弃了何种落后的社会制度?

"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你回顾中外交往的历史,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观察图一,这条商路的开辟在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为这条商路开辟奠定基础的开拓者是谁?
材料二

(2)观察图二,判断它反映的是哪一航海壮举?这一壮举是世界上公认的和平之路,请说明理由。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了积极的外交活动,扩大了我国与国际社会的联系,为新中国的和平建设争取了较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3)新中国提出的成为指导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分析积极的外交活动对国内和平建设的作用。
材料三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简称亚信会议。其宗旨是加强对话与合作,促进亚洲和平、安全与稳定。2014年5月20日第四次亚信峰会在上海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作主旨发言,阐述的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写入会后发表的《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海宣言》。
(4)材料四中,亚信成员就"促进亚洲和平、安全与稳定"达成怎样的共识?

世界历史上,国家之间的结盟,不同利益集团间的较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历史发展的进程,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界初欧洲的两大军事集团示意图
材料二 1942年1月,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
材料三

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漫画)
材料四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片中代表的军事集团名称分别是什么?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引发了什么世界性战争?这场战争结束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
(2)材料二中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二、材料三反映了美苏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4)据材料四的图片信息,"未来政治格局"呈现什么趋势?
(5)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指出影响国家间结盟与对抗的根本原因。

美国的崛起是世界史上的一个传奇,其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独立与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
--图说天下
材料二"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宣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项很重要的法令像一盏希望的航灯出现在千百万奴隶面前……《解放宣言》的签署预示着备受煎熬的漫漫长夜结束了,令人欢欣鼓舞的黎明到来了。"
--美国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1963年8月的演说
材料三"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的战争。我们正在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而战,既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
--富兰克林·罗斯福
材料三《IT产业对美国实际经济增长的贡献(%)》(IT产业是指信息技术产业)

项目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国内总收增长率
2.2
4.2
3.3
3.5
4.7
4.8
5
其中IT产业的贡献
0.6
0.8
1.0
1.2
1.3
1.3
1.6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的"美利坚与母邦兵戎相见"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母邦"是指哪个国家?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伟大的美国人"为美国的崛起作出了哪些重要贡献?
(3)材料三中罗斯福所说的"伟大而成功的战争"指什么?据材料概括指出罗斯福进行这场"战争"的主要目的。
(4)据材料四指出IT产业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及趋势。
(5)纵观美国崛起的历史,你认为大国崛起应具备哪些条件?

八年级某同学以"探寻中国救亡图存、富民强国之路"为主题,通过网络等手段搜集到以下资料,设计出相关问题,请你与他一起进行探究。
材料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近下,坠入屈辱、彷徨与困惑之中。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二 1972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最壮丽的篇章。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事件?
(2)材料二中所述的"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这条道路是以谁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开创的?
(3)材料三中所述的"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指什么道路?这条道路是以谁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开创的?
(4)纵观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探寻中国救亡图存、富民强国之路"的历程,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