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实验相应操作、实验现象及原因解释或推论合理的是
|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解释或推论 |
| A |
铁片投入浓硫酸 |
无明显变化 |
常温下铁不与浓硫酸反应 |
| B |
将浓硫酸滴到白纸上 |
白纸变黑 |
浓硫酸强氧化性导致纸张中的纤维素炭化 |
| C |
二氧化硫通入溴水 |
溴水褪色 |
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
| D |
湿润的PH试纸检验某气体 |
试纸变蓝 |
该气体是氨气 |
氧化还原反应中,水的作用可以是氧化剂、还原剂、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等。下列反应与Br2+SO2+2H2O=H2SO4+2HBr相比较,水的作用相同的是( )
| A.2Na + 2H2O=2NaOH + H2↑ |
| B.2F2+2H2O=4HF+O2 |
| C.4Fe(OH)2+O2+2H2O=4Fe(OH)3 |
| D.2Al+2NaOH+2H2O=2NaAlO2+3H2↑ |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 + 4NH3•H2O= AlO2- + 4NH4+ + 2H2O |
| B.NaA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A1O2_+CO2+3H2O=2Al(OH)3↓+CO32- |
| C.碳酸氢铵溶液和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NH4+ + OH - =NH3·H2O |
| D.NaHCO3溶液和少量Ba(OH)2溶液混合:HCO3- + OH- +Ba2+ = H2O + BaCO3↓ |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无色溶液中:K+、Na+、MnO4-、SO42- |
| B.酸性溶液中:Fe2+、Al3+、NO3-、I-、Cl- |
| C.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HCO3-、NO3-、Mg2+、Na+ |
| D.pH=11的溶液中:CO32-、Na+、AlO2-、NO3-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18 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A |
| B.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NA个电子 |
| C.46 g 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3NA |
| D.常温常压下,22.4 L 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 |
下列有关实验的做法正确的是( )
|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体应由下口倒出 |
| B.用加热分解的方法不能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 |
| C.配制0.100 0 mol·L-1氯化钠溶液时,将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 |
| D.检验NH4+时,往试样中加入NaOH溶液,微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逸出的气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