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美德力量对比
|
英国 |
法国 |
美国 |
德国 |
1860年世界工业生产量 |
1 |
2 |
3 |
4 |
1910年世界工业生产量 |
3 |
4 |
1 |
2 |
1910年殖民地面积位次 |
1 |
2 |
4 |
5 |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三中的斜线、方格部分分别表示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是什么?它们形成后对世界形势有什么影响?
(2)请你根据材料一的分析,谈谈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的漫画表明两大集团之间的核心矛盾是哪两国的矛盾?
(4)读图和回答以上问题后,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专题复习是历史复习的常用方法。王老师在复习“中外历史上的改革”这一专题时,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这次活动。
甲同学上台简介日本明治维新,他说:“推翻天皇统治以后,日本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政治方面,废县置藩,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企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向中国学习,努力发展教育。这次改革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加快对外扩张,极大地增强了国力。”
(1)甲同学的这段话中有三处史实错误,请帮他找出并加以改正。(1.5分)
①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
(2)乙同学对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农奴制改革进行了比较,请帮他填补完整,并指出还可从其他哪些方面进行比较。(3.5分)
背景:都是由于____________发展受阻,但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内容:都涉及____________问题,但日本改革内容更全面。
影响:都是各自社会的转折点,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发生了根本变化;都加紧对外扩张,都保留了____________残余。
其他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认为上海之所以能够成为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城市,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是其重要原因。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结合改革开放的史实说明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
两岸同胞共同举办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活动,有利于两岸同胞的交流,共同推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有利于团结两岸同胞共同致力于中华振兴,我们积极支持。
——2011年3月2日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赵启正答记者问
(1)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谁?请简要评价他。
(2)根据材料,概括两岸共同举办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活动的积极作用。
(3)你认为两岸同胞可以联合举办哪些活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
阅读下列材料:
一个半世纪以前,当西方世界的坚船利炮撕裂了中华帝国的最后一抹自尊,国人面对着中国社会两千多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中国上层智识者中间掀起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思潮。这一思潮前后经历了从洋务运动到戊戌、辛亥再到五四几个时期,亦即经历了从科技到政治再到文化三个阶段。应该说,这一过程对于中国社会存在的根本问题的认识是由低到高,越来越接近于事物的本质的。从对物质性力量的了解到对制度性因素的认识再到对观念性力量的觉知,中国社会的根本缺陷和近代积贫积弱的终极根源愈益深入地得以揭示。
——李诘《文化决定论与人类智慧》
(1)材料中的“西方世界的坚船利炮撕裂了中华帝国的最后一抹自尊”和“中国社会两千多年未有之大变局”分别指的是什么?(1.5分)
(2)请分别写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各一个代表人物。(1.5分)
(3)向西方学习的思潮所经历的几个时期体现着中国近代化的基本进程。请依据材料归纳这一进程的基本特点。(1.5分)
(4)“中国社会的根本缺陷和近代积贫积弱的终极根源”是什么?(1.5分)
多年来,经济全球化是人们热议的话题,对它的分析和研究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全球化背景下,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主要体现在资源的争夺上,这实际上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场战争的结果,将会进一步强化西方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垄断地位,进一步加剧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
材料二中国将坚定不移参与区域和国际经济合作,推动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进程,为实现亚太地区和世界的持久和平、共同繁荣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1年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2年4月24日在哥德堡参观了沃尔沃轿车公司总部。温家宝表示,沃尔沃和吉利的联姻在中瑞两国成为一段佳话……这种合作建立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不仅是资本的合作,也是技术、管理和市场的合作,更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沟通与交流。中国吉利汽车集团在2010年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汽车公司100%股份。2011年在德国市场满意度调查中,沃尔沃汽车击败本土豪华品牌排名第一。
——新华网记者瑞典哥德堡报道
(1)依据材料一指出: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体现是什么?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哪些影响?
(2)依据材料二指出:面对经济全球化,中国的主张是什么?中国参加了哪些国际性经济组织?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吉利和沃尔沃在“联姻”中是如何实现互利共赢的?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当前国际经济形势,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一百多年的中国近代历史,既是屈辱的历史,也是抗争的历史,探索的历史,要解决的问题是独立、民主、富强,即反帝反封建和实现近代化(现代化)。近代社会的变革,不论是对外反抗西方列强的侵略,还是对内的维新、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是围绕这个主题进行的。
——《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变革》
请回答:
(1)据材料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2分)
(2)材料中所述“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转折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
(3)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中国由传统社会逐步向近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重大变革?(2分)最终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现民族独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