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面是“1920——1936年中国工业发展水平估算表”(单位:亿元)材料表明

年份
工农业总产值
工业总产值
占工业总产值中的%
占工农业总产值中的%
近代工业产值
手工业产值
工业总产值
近代工业
手工业
近代工业
手工业
1920
219.03
10.66
43.17
53.83
19.8
80.2
4.9
19.7
1936
306.12
33.19
73.71
106.89
31.0
69.0
10.8
24.1

A.该时期近代工业有所发展           B.抗日战争前夕中国的工业化基本完成
C.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无足轻重       D.列强的侵略中断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古罗马的历史遗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乾隆年间的一首《竹枝词》写道:“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竞何如”,该情景应出现在

A.天津地区 B.上海地区
C.苏杭地区 D.珠三角地区

《汉书》记载:“过(赵过)能代田。其法为:田亩分为三沟、三垄,沟垄相间,播种于沟中。苗生三叶以上稍壮,则耨垄草,睫垄土以附根苗,比盛暑,能耐风旱。次岁则沟垄互易,是为代田。而一岁之收常过无沟垄之漫田一斛以上,善者倍之。”上述记载说明代田法的先进之处为

A.增加了种植面积 B.休养地力,保苗抗旱
C.减轻农民劳动强度 D.革新耕作工具

南宋初的《陈旉农书》指出:“种莳之事,各有攸序。能知时宜,不违先后之序,则相继以生成,相资以利用,种无虚日,收无虚月”。这表明

A.适时耕种能保证农业生产计划的完成
B.只有勤于稼穑才能保证比较好的收成
C.南宋时期我国农业技术达到巅峰水平
D.作物种植要因地制宜,灵活安排农事

《国语·晋语》中记载,晋国范、中行氏的子孙,因避祸逃亡出国,“将耕于齐”,自耕而食。有人就大加指责,说不该将祭祀的牲畜用来耕地。材料主要反映了

A.春秋时期牛耕已经出现 B.晋国农业生产技术比齐国先进
C.传统的封建思想是先进技术传播的阻碍 D.牛耕技术还不普遍

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在《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一书中记录的英国每年申请专利数变化如下图。下列现象与图中反映的历史事实有明显因果关系的是

A.君主立宪制的形成 B.殖民霸权的确立
C.垄断组织的出现 D.工业革命的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