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用NA表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3 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6NA
②35.5 g Cl2中含有共价键数为NA
③0.44 g C3H8中含有的共价键总数目为0.1NA
④24 g镁的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为NA
⑤6.4 g的S2和S8混合物中,含硫原子总数为0.2NA
⑥在常温常压下,1 mol甲烷分子所含质子数为10NA
⑦1 mol冰醋酸与1 mol乙醇在加热和浓硫酸存在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的水分子数为NA
A.③⑤⑥ | B.②③④⑤ | C.②④⑥⑦ | D.①②③④ |
雷雨天闪电时空气中有臭氧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2和O3互为同位素 |
B.在相同的温度与压强下,等体积的O2和O3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
C.O2和O3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 |
D.等物质的量的O2和O3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
131 53I是常规核裂变产物之一,可以通过测定大气或水中131 53I的含量变化来检测核电站是否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下列有关131 53I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131 53I的原子序数为53 | B.131 53I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8 |
C.131 53I的化学性质与127 53I相同 | D.131 53I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多于质子数 |
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A.增加C的量 |
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
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一定量的H2O(g) |
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变大 |
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乙醇:2CO(g)+4H2(g) CH3CH2OH(g)+H2O(g),下列叙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到最大限度的是( )
A.CO全部转化为乙醇 |
B.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均为零 |
C.CO和H2以1∶2的物质的量之比反应生成乙醇 |
D.反应体系中乙醇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 |
用500 mL 1 mol/L的稀HCl与锌粒反应,下列不会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A.升高温度 |
B.改为1000 mL 1 mol/L的HCl |
C.用1 mol/L的H2SO4代替1 mol/L的HCl |
D.用锌粉代替锌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