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结论都正确的是 ( )。
选项 |
实验事实 |
结论 |
A |
将SO2通入含HClO的溶液中生成H2SO4 |
HClO的酸性比H2SO4强 |
B |
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 |
铝箔表面氧化铝熔点高于铝 |
C |
SiO2可以和NaOH溶液及HF溶液反应 |
SiO2属于两性氧化性 |
D |
将SO2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 |
SO2具有漂白性 |
有关分散系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悬浊液的分散质可用过滤的方法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 |
B.分散质粒子直径为1-100纳米的分散系是胶体 |
C.相同温度下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一些 |
D.任何物质在水中溶解都有一定的溶解度 |
下列可以大量共存且溶液是无色的离子组是
A.NO3-、SO42-、NH4+、Mg2+ |
B.Cu2+、Mg2+、Cl-、SO42- |
C.H+、K+、OH-、NO3- |
D.Ag+、Na+、NO3-、CO32- |
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Fe2+,如果误食亚硝酸盐,会使人中毒,这是因为亚硝酸盐将Fe2+氧化为Fe3+,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O2结合的能力。服用维生素C可缓解亚硝酸盐的中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中毒过程中NO2- 表现还原性 |
B.中毒过程中Fe2+表现氧化性 |
C.解毒过程中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
D.解毒过程中维生素C把Fe2+氧化为Fe3+ |
下列对实验方案的评价合理的是
选项 |
实验方案 |
评价 |
A |
除去溴苯中的少量溴单质:用NaOH溶液洗涤、分液 |
错误,Br2不会与NaOH溶液反应 |
B |
分离乙醇和乙酸:加入过量氢氧化钠,蒸馏分离出乙醇,再加入过量浓硫酸,蒸馏分离出乙酸 |
错误,直接蒸馏即可分离得到纯净的乙醇和乙酸 |
C |
提取饱和碘水中的碘单质:用乙醇萃取 |
正确,单质碘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
D |
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用溴水洗气 |
正确,乙烯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
的同分异构体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结构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3种 | B.4种 | C.5种 | D.6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