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生欲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请填写下列空白:
(1)用标准盐酸滴定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时,左手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 。直到加入一滴盐酸后,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橙色,并 为止。
(2)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值偏低的是 。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 |
B.滴定前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干燥 |
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
D.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后俯视读数 |
(3)某学生根据3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表:
依据上表数据列式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如下图所示的装置中,A是氯气发生装置,C、D 为气体净化装置(C中装有饱和食盐水;D 中装有浓硫酸),E 是硬质玻璃管装有细铁丝网,F为干燥的空广口瓶,烧杯G 中装有氢氧化钠溶液。
试回答:
(1)实验室制氯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D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E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烧杯G 中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中,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的目的是。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若先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则对滴定管结果的影响是。
(共14分)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16分)乙酸丁酯(CH3COOCH2CH2CH2CH3)是具有果香味的香精,经酯化反应可进行乙酸丁酯的合成。有关物质的物理性质见下表。合成过程如下:第一步:将丁醇和过量的乙酸混合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第二步:洗涤提纯;第三步:蒸馏提纯。
(1)上述是合成和提纯乙酸丁酯的有关装置图,请写出合成和提纯乙酸丁酯的操作顺序(填字母)C→F→→→→。
(2)C装置中除了装有1-丁醇和过量的乙酸外,还需要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酸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中冷凝管的作用是:;
(3)步骤F:酯化反应完成后,向卸下的烧瓶中加入25mL水的作用是_____ ___ _。A装置中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
(4)步骤E的操作要领是:①用一只手的手掌压住分液漏斗的塞子并握住分液漏斗;
②另一只手握住活塞部分;③。
(5)装置A的分液漏斗中液体分为两层,乙酸丁酯应在(填上、下)层。
(6)第一步酯化反应过程中可能得到的有机副产物有______(写出两种物质的结构简式)。
欲在室温和1.01×105 Pa条件下测定镁的相对原子质量。请利用下图给定的仪器中选择合适的仪器组成一套实验装置(每仪器只允许用一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气流方向为左→右,则所选各仪器的接口连接顺序为(用小写字母填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连接好仪器后,要进行的操作有以下几步:
①待反应容器中的物质恢复至室温时,测量出气体体积折合到标准状况下为V mL;
②擦掉镁条表面的氧化膜,将其置于天平上称量(假定其质量为m g);
③检查各装置的气密性;
④往反应容器内加入某稀酸,至镁条不再溶解。
上述几步操作的先后顺序是。
(3)根据实验数据可算出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其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未将反应容器冷却至室温就测量气体体积,这将会使所测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填“偏高”、“偏低”、“无影响”)_______________。
(5)若未擦净镁条表面氧化膜就进行实验,这将会使所测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填“偏高”、“偏低”、“无影响”)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