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学习小组为探究维生素C的组成和有关性质,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取维生素C样品研碎,称取该试样0.704 g,置于铂舟并放人燃烧管中,不断通入氧气流。用酒精喷灯持续加热样品,样品逐渐消失最后无任何残留物,将生成物(仅有两种物质)先后通过无水硫酸铜和碱石灰,两者分别增重0.288 g和1.056 g,生成物完全被吸收。
②将少许研碎的维生素C样品和适量的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混合后,溶液颜色变红。
请解答下列问题:
(1)称取的试样中,含有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是    mo1;碳元素的质量是      g。
(2)维生素C中      (填“含”、“不含”或“无法确定是否”)有氧元素,理由是根据实验数据可知                   。如你回答“含”有,请计算称取的试样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并填入下一空格中;如你回答“不含”等,则下一空格不必填写。称取试样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3)如果要确定维生素C的分子式,你认为还需要知道的信息是              
(4)维生素C和紫色石蕊试液混合后,溶液颜色变红,说明维生素C溶液具有       (填“酸”、“碱”或“中”)性。查阅有关资料显示,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请以淀粉溶液、碘水为试剂,写出验证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的实验方法和现象: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探究石蜡油分解制乙烯及乙烯的化学性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探究:探究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装置:

填写所示仪器名称A
(2)实验步骤:
连接仪器、_____________、加药品后,打开a、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3)问题探究:(已知酸性强弱:亚硫酸>碳酸)
①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装置E中足量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
②能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非金属性强的实验现象是
③依据试管D中的实验现象,能否证明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____。(填“能”或“否”),原因是

用实验确定某酸HA是弱电解质。两同学的方案是:
甲:① 称取一定量的HA的配制0.1mol/L的溶液100mL;②用pH试纸测出该溶液的pH值,即可证明HA是弱电解质。
乙:① 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HA溶液、盐酸,分别配制pH=1的两种酸溶液各100mL;
② 分别取这两种溶液各10mL,加水稀释为100mL;
③ 各取相同体积的两种稀释液装入两个试管,同时加入纯度相同的锌粒,观察现象,即可证明HA是弱电解质。
(1)在两个方案的第①步中,都用到的定量仪器是
(2)甲方案中,说明HA是弱电解质的理由是测得溶液的pH1(选填“>”、“<”、“=”)。
乙方案中,说明HA是弱电解质的现象是(填字母序号,多选倒扣分)。
a.装HCl的试管中放出H2的速率快;
b.装HA溶液的试管中入出H2的速率快;
c.两个试管中产生气体速率一样快。
(3)请你再提出一个合理而比较容易进行的方案(药品可任取),作简明扼要表述。

教材中用酸性KMnO4和H2C2O4(草酸)反应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离子方程式为: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一实验小组欲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生成CO2的速率,探究某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设计实验方案如下(KMnO4溶液已酸化):


实验序号
A溶液
B溶液

20 mL 0.1 mol·L-1H2C2O4溶液
30 mL 0.01 mol·L-1KMnO4溶液

20 mL 0.2 mol·L-1
H2C2O4溶液
30 mL 0.01 mol·L-1KMnO4溶液



(1) 该实验探究的是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相同时间内针筒中所得CO2的体积大小关系是- (填实验序号)。
(2)若实验①在2 min末收集了4.48 mL CO2(标准状况下),
则在2 min末,c(MnO4)=mol/L。
(3)除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CO2的体积来比较反应速率,本实验还可通过测定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
(4)小组同学发现反应速率总是如右图,其中t1t2时间内速率变快的主要原因可能是:①该反应放热、②

水果成熟时,大多数香气袭人。乙酸丁酯(CH3COOCH2CH2CH2CH3)是具有果香味的香精,经酯化反应可进行乙酸丁酯的合成。有关物质的物理性质见右表。合成过程如下:第一步:将丁醇和x的混合液和过量的乙酸混合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第二步:洗涤提纯;第三步:蒸馏提纯。


乙酸
1-丁醇
乙酸丁酯
熔点/℃
16.6
-89.5
-73.5
沸点/℃
117.9
117
126.3
密度/g·cm3
1.05
0.81
0.88
水溶性
互溶
互溶
不溶


(1)上述是合成和提纯乙酸丁酯的有关装置图,请写出合成和提纯乙酸丁酯的操作顺序(填字母)C→F→
(2)C装置中除了装有1-丁醇和过量的乙酸外,还装有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中冷凝管的作用是:
(3)乙酸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步骤F:酯化反应完成后,向卸下的烧瓶中加入25mL水的作用是_____ ___ _
(5)步骤E的操作要领是:①用一只手的手掌压住分液漏斗的塞子并握住分液漏斗;②另一只手握住活塞部分;③
(6)要除去乙酸丁酯中含有的少量乙酸,下列试剂中可选用的是:
A. 饱和NaOH溶液 B. 饱和KHCO3溶液 C.饱和Na2CO3溶液
D. 饱和 K2CO3溶液 E. 饱和KOH溶液 F.过量的 1-丁醇

下图所示装置为铜跟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装置A中放入有关药品后,打开活塞K,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加入烧瓶中,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点燃酒精灯,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中应浸有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是______________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二氧化硫和防止其污染环境,则B中应盛放的液体是(填写字母代号)________。

A.水 B.浓溴水 C.酸性KMnO4溶液 D.饱和NaHSO3溶液

(4)若用该套装置制备H2S(不用酒精灯),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中应加入的最合理的液体是____________,D中为检验硫化氢盛放的溶液是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