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据网上报道,德国《明镜》周刊7月9日刊登该刊旅游编辑斯戴凡·奥尔特的亲历文章,题为《旅馆的中国人警告》,这篇文章一经刊发,迅速引起强烈反响。也就在近日,中国游客又“火”了一把,继“埃及神庙到此一游”、“江苏夫妇因航班延误大闹香港机场”之后,7 月11日,在普罗旺斯南法熏衣草田里,两伙中国游客为抢拍照位置大打出手。
材料二: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中播出宣传讲文明、礼仪公益广告片,通过展示文明礼仪的图片呼吁公民“文明中国礼”。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请你分析讲礼仪有什么重要性?(6分)
(3)“文明中国礼”从我做起,作为中学生,就个人礼仪来说应做到哪些?(3分,至少写出三项。)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中国在四川省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嫦娥三号”探测器,卫星按计划进入预定轨道,并预计于2月中旬在月球着陆。嫦娥三号上搭载的玉兔号月球探测器将在着陆后进行3个月的月球地质构造及资源探测。嫦娥三号发射成功加快了中国的太空开发速度,也将增强中国国内的凝聚力。
(1)嫦娥三号发射成功体现了我国在实施什么战略?
(2)你认为中学生如何才能成为国家高科技发展的后备人才?
(3)如果将来你成为登上月球的第一个中国人,请写出你在月球上最想做的一件事。
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梦”已成为我们梦寐以求的奋斗目标。“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就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然面,要把梦想变成理实,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
(1)本世纪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有哪些?
(2)从国内形势分析,“中国梦”的实现,为什么任重而道远?
(3)为实现中国梦,国家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材料一:“用35年的时间,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开始走向全面小康,这是20世纪到21世纪初,中国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评价说,我们用30多年走完了西方走了上百年的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材料二:1978年,我国经济总量仅位居世界第十位;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2008-2012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20%。
材料三:1979年到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而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只有2.8%。国家统计局报告指出,“我国高速增长期持续的时间和增长速度都超过了经济起飞时期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新奇迹。”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哪些道理?
(2)针对材料中反映的情况,我们中学生能做些什么?
民之所望,政府施政所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两会”前夕,两位网民在网上热议自己最期盼的话题。
小向葵:附近的幼儿园都爆满了,我家孩子还没着落,怎么办?(2月l8日8:45)
一米阳光:有了异地高考的政策,儿子不必回老家考了,真高兴!但愿政府能出台更多的好政策。(2月18日9:15)
材料二: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深化改革,要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1)除了向媒体反映外,公民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表达民意?
(2)两位网民共同关注的是我国公民的哪项权利?从孩子成长的角度说说他们为什么会关注这项权利?
(3)广大网民在行使政治权利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4)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为迎接12月4日宪法日的到来,请你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2013年3月17日,张德江委员长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坚持依法治国,维护宪法权威。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谈谈你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的理解。
(2)坚持依法治国,维护宪法权威,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