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的含量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 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______________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____________色的脂肪微粒。
(2)实验过程中,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__________(填“C”、“N”或“O”)。
(3)实验第11 d如果使萌发种子的干重(含幼苗)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外界因素有光照强度、CO2的含量,温度等;其内部因素有酶的活性、色素的数量、五碳化合物的含量等。请根据下图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分析:
(1)如果横坐标代表光照强度,其影响光合速率主要是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阶段,此时内部限制性因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若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曲线为c,则阳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曲线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2)如果横坐标代表温度,温度主要通过影响__________________来影响光合速率。温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可以用曲线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
(3)如果横坐标代表CO2的含量,CO2的含量影响光合作用主要是影响____________的产生。当达到二氧化碳饱和点的时候,限制光合速率增加的内部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
(4)对植物绿色叶片中的色素提取和分离,在滤纸条上出现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
(一)下面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①~⑤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请回答:(每空1分)
(1)物质a分布在叶绿体的,提取该物质时加入CaCO3的目的是。
(2)过程②和③发生的场所分别是。
(3)上述①~⑤过程中,必须有氧气参与进行的是,图中能够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是(两空均用图中数字回答)。
(4)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被还原成糖类等有机物时,既要接受释放的能量,又要被还原(两空均用图中字母回答)。突然停止光照,C3和C5将如何变化。
(二)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四种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K+、O2和葡萄糖三种物质中,通过B方式进入红细胞的是。
(2)与A方式相比,B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借助,该物质是在细胞内的上合成的。
(3)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通过方式进行,该种运输方式也体现出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4)若在细胞中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方式将会受到较大影响。
(5)影响B方式运输速度的因素为;与C运输方式有关的细胞器是。
如图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分析:
(1)A瓶加入的试剂是,其目的是。(每空1分)
(2)乙装置的酵母菌产生CO2部位是。如果B瓶中检测到有酒精,最可能的原因是。酵母菌与乳酸菌最主要的区别是。如果把18O2充入甲装置,则酵母菌内最先出现18O2标记的化合物是。
(3)图中装置有无错误之处,如果有请在图中加以改正。
(4)D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E瓶,其原因是。
(5)请写出连通后D瓶中的反应式。。
(6分)据图回答问题:
Ⅰ.据图:T0-T1表示的是适宜条件下生长的小球藻叶绿体([H]、ADP、C3或C5)中某两种化合物的含量,T1-T3则表示改变其生长条件后两种化合物的含量变化。
(1)若T1时刻降低了培养液中NaHCO3的浓度,则物质A、B分别指的是。
(2)若T1时刻降低了光照强度,则物质A、B分别指的是。
Ⅱ.某植物在停止供水和恢复供水条件下,气孔开度(气孔开放程度)与光合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
(1)在适宜的温度下,图中A点与B点相比,光饱和点低的是点,其主要原因是。
(2)停止供水一段时间后,叶片发黄,原因是。此时类囊体结构破坏,提供给暗反应的减少。
研究人员用不同植物做了两组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利用紫苏进行了实验,图甲表示在一个密闭容器内紫苏植株一昼夜O2含量的变化,据图分析:
(1)图中B点后曲线上升的原因是光合作用过程中阶段增强,此时产生的______为C3的还原提供条件,所产生的O2在细胞中的被利用。
(2)紫苏植株光合作用释放的O2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O2相等的点是。(用图中字母回答)
(3)该紫苏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了有机物?(填“是”或“否”)。
(4)图乙表示将某绿藻细胞悬浮液放入密闭的容器中,在保持一定的pH值和温度时,给予不同条件时细胞悬浮液中溶解氧浓度变化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在图乙中的丙处添加CO2时,分析短时间内C5的变化为,若在图乙中丁处给予适宜条件,使溶解氧的变化如图中的b,预计1小时后,实际产生的氧气量为微摩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