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此,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1)运用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分析“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正确性。
(2)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角度谈谈如何实现这一任务。
材料一:2015年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作了集中论述,提出“四个全面”是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全面从严治党”是起保障作用的战略举措。
材料二:“全面深化改革”为企业发展插上翅膀。广东省某轴承制造有限公司由国企改制为民企之后,努力研究产品的市场定位,努力掌握轴承核心技术,积极申请专利,或者争取专利授权,技术的使用光明正大,产品的质量过硬,在业界赢得好声誉。经过多年的艰难转型,员工由1000多人减为130多人,产值从2000多万元上升到6000多万元。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中有关政党的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全面从严治党?
(2)结合材料二,运用“企业的经营”知识,说明企业怎样经营才能取得成功。
材料一:面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结构性减税成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心之一。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切实减轻小型微型企业税费负担。全国924万余户个体工商户无需缴纳增值税和营业税,占全部个体工商户的比例达63%以上。同时,将小型微型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延长执行期限并扩大范围。政策还明确从2012年1月1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实施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政策。同时,对蔬菜的批发、零售免征增值税,减轻物流企业和农产品生产流通环节的税收负担。
材料二:“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一次明确追求“民富国强”。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中共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材料三:“十二五”期间,国家将遵循“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一重要原则,更加关注收入分配等民生问题。与此前发展中较多追求“国强”相比,将更加追求“民富”。
(1)结合材料一,运用财政作用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有关知识,分析结构性减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注重“民富”的经济意义。
(3)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请你就如何实现“民富”为政府建言献策。
材料一:从2014年6月下旬至今,国际油价大幅下跌,11月5日,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下跌至77.19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为82.95美元/桶,欧佩克一揽子原油报收为78.11美元/桶,三价格均较6月最高点跌幅近1/4。造成国际油价持续下跌的原因很多:一是随着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进步,水平井、深井、水压裂、地质大数据分析、地下随控技术在常规油气开采中也被大量使用,从而导致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增加,生产成本不断下降。二是美国推行页岩油气革命,近年,由于页岩气勘探开发相关技术的突破,使美国的页岩气产量快速增长。在美国使用天然气作为动力车船开始快速增加,正在形成不可逆的能结构性转型,使天然气替代石油的压力剧增。三是国际油价下跌的同时,全球石油日供应量却增长了近91万桶,OPEC国家与非OPEC国家都在增产,另外2014年,全球各国经济复苏不如预期,欧盟经济仍深陷欧债危机之后的泥沼之中,中国作为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速在显著放缓,日本经济刺激政策的效果并不明显,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全球市场石油需求变得疲弱。
材料二:“金字招牌”助力旅游“强身健体”。2014年9月,宁德世界地质公园中期评估顺利通过,这一成果势必为我市旅游产业提档升级全面实施品牌战略奠定良好的基础。
(1)请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国际油价下降的原因。
(2)请根据材料二,运用“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的知识,谈谈我市旅游公司如何借助“金字招牌”实现跨越式发展?
文化是一个民族心灵的“后花园”,也是建设良好政治生态的“动力”。某地积极开展以对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为核心的廉政文化建设,以文化人,以廉育人,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发现了当地剪纸民间艺术与廉政建设相结合的完美契机,决定以此为载体,并进行了全方位深入挖掘,让廉政文化建设在非物质文化艺术的浸染中百炼成金,通过积极探索与实践,不断创新,在当地营造出了“以廉为美、以廉为乐、以廉为荣”的氛围,逐步形成富有地域特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廉政文化品牌。
(1)运用我国政府受人民监督的有关知识,阐述该地将廉政文化建设定位在以对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为核心的理由。
(2)结合材料,说明该地在廉政文化建设中是如何“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农村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1981—2013年我国农村人均收入变化情况(单位:元)
1981年 |
1991年 |
2000年 |
2010年 |
2013年 |
|
人均收入 |
223.44 |
708.55 |
2253.42 |
5919 |
8896 |
图:2000—2013年农民收入结构变化情况
材料二:调查显示:2012年青壮年进城务工经商占农村劳动力的48.76%;从事农业经营多是中老年和妇女;从事种植业收入仅占农民总收入的26.6%,成为“兼业”。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家庭承包经营的局限日益呈现:农业生产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农民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低。很多地方的农民开始探索:明确农村土地所有权、在稳定农户土地承包权基础上,流转放活土地经济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顺应农民期盼,党中央出台措施,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民股份合作,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运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农村改革的基本特点及意义。
(3)结合材料二,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有关知识,分析党的农村政策调整的哲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