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主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任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大意是:魏主在朝堂上接见大臣,下诏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要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如果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北史》
材料二: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商鞅变法后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
请回答:
(1)材料中的魏主是指谁?
(2)材料反映了魏主改革的哪一项措施?
(3)魏主的这项改革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4)主持上述两次改革的君主分别是谁?这两次改革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材料一:歌曲《走进新时代》里写到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材料二: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
请回答:
(1)谁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谁带领人民“改革开放富起来”?
(2)改革开放是哪次会议作出的决策?(2分)
(3)目前我国已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识读下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中的吐蕃是族的祖先;为唐朝和该民族之间的友好作出重要贡献的两位公主分别是和(3分)
(2)观察图二,唐朝的对外交往主要涉及哪些地区?请你举出唐朝对外友好交往的两个重要事件(5分)
(3)从唐代开始,海外各国开始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唐朝能够闻名于世的原因可能有哪些?(4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朝为田舍郞,暮登天子堂。”
材料二:唐朝初年,唐太宗看到许多新录取的进士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请回答:
(1)以上材料都涉及我国古代哪项制度?( 1分)
(2)材料一反映了古代社会知识分子的理想是什么?实现此理想的途径是什么?(2分)
(3)材料二体现了封建统治者实施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唐太宗为这项政策作出了什么贡献?(3分)
(4)材料所涉及到的制度在当时有什么积极影响?(3分)
(5)如果你是当时的一名读书人,你会怎么做?为什么?(3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1)歌词中“跨过鸭绿江”的军队是, 司令员是 。
(2)著名作家魏巍称这支部队的战士为“最可爱的人”。请说出其中两位英雄人物的名字,并说说从他们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精神?
改革和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中国为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8年以来,每一次三中全会都是一次改革的历史航标。每一次的改革都使中国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二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秘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歌曲《春天的故事》
材料三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78页
(1)材料一所指的1978年召开了哪次重要的会议?会议确立了怎样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怎样的伟大决策?
(2)材料二中歌颂的“老人”是谁?“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什么?
(3)阅读材料三,为了主动融入世界,参与国际竞争中国加入了什么国际组织?是在哪一年的哪次会议上批准通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