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写道:“彼陈腐朽败之分子,一听其天然之淘汰,雅不愿以如流之岁月,与之说短道长,希冀其脱胎换骨也。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这段话表明他鼓励青年
A.改造中国传统社会 | B.投身工人运动实践 |
C.积极推动文学革命 | D.弘扬民主与科学 |
历史研究的原则是“论从史出”,这就决定了辨别史料的价值与真伪是研究的前提和关键。如:近年来,对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李鸿章的争议颇多,在全面评价分析李鸿章时,以下史料价值最高的是:
A.长篇历史小说、电视连续剧中的相关内容 | B.李鸿章后人编的家谱 |
C.专家关于李鸿章的史学论著 | D.部分李鸿章奏折、书信的影印件 |
1851年与1911年都是辛亥年,在中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这两场革命运动的相似之处有
A.发动者都希望按照西方的政治模式改造中国 |
B.参加革命者都是为生计所迫,才揭竿而起的 |
C.发动者都尝试用暴力推翻清朝,建立民主制度 |
D.革命都从中国南方开始,高潮发生在长江流域 |
美国历史学家写道:“想象一下,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其允许可卡因合法化,还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是指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B.鸦片战争 |
C.中法战争 | D.甲午战争 |
有人说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和中国儿童游戏中的“石头、剪刀、布”同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对此种说法你认为
A.正确,讲出了三权分立的实质 |
B.贴切,道出了三种权利之间的关系 |
C.不妥,三种权利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单向制约 |
D.不妥,三权关系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对英国人民说:“我无法领导你们作战,我不能赋予你们法律或司法,但我可以做其它一些事情。”她能做的事情有:
①代表国家对外宣战、媾和②任命议会中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
③决定英国的重大政策④任免内阁大臣和高级文官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