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时期,周天子把姓作为奖品赏赐给有功的下属。“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战国时期,豪强各自为政,姓、氏、字的赏赐成为了诸侯内部事务。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 | B.宗法制的衰落 |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 D.井田制的推行 |
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联邦议会不同于西方的上院,它是真正的实权机构,相当于各邦使节构成的帝国最高合议机关。在正常情况下,皇帝以帝国的名义对外宣战,必须征得联邦议会的同意。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A.联邦议会有权行使立法权 |
B.联邦议会成为了国家的权力核心 |
C.国家元首形式上对议会负责 |
D.具备资产阶级民主权力制衡原则 |
二月革命后,尼古拉二世发布诏书说我同意国家杜马的请求,由我的兄弟米哈伊尔大公即位,并祝福他登上俄国国家的皇位。希望他遵守立法机构确立的原则,就此宣誓绝不违背。”这一诏书说明
A.尼古拉二世主动辞去了沙皇之位 |
B.封建残余势力力图挽回部分权力 |
C.米哈伊尔大公成为了俄国新沙皇 |
D.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 |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阿克曼说‘我们人民’是美国立国之根基,但美国的政治智慧在于并没有像法国卢梭以及大革命那样把‘人民’推演到极端,而美国人民的幸运和政治精英的睿智也在于他们总是恰如其分地达到了某种平衡。”这说明美国政体
A.未受卢梭民主思想影响 |
B.体现自由与共和的政治精神 |
C.旨在维护人民主权 |
D.寻求代议制下的权力制约 |
钱乘旦在《英国通史》中记述了英国在1700年到1780年间国家总产出增长了67%,到了1800年增长了1510。这说明
A.殖民掠夺是英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
B.资本原始积累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 |
C.工场手工业孕育工业革命 |
D.技术革新蕴藏了巨大动能 |
罗马帝国时期,公民和臣民之间的差别逐渐消失,“这样,至少对自由民来说产生了私人的平等,在这种平等的基础上罗马法发展起来了”。这表明罗马法
A.维护罗马民主政治 |
B.注重顺应时代潮流,适时调整 |
C.意在实现人人平等 |
D.重在协调公民和臣民间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