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已知:2NO2(g)N2O4(g);△H<0。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⑴所示。请回答:

(1)a点时,v(正)    v(逆)(填“<”、“>”或“=”),X线、Y线中代表N2O4的是   
(2)反应在第10 min达到平衡,则前10 min内用N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NO2)=         mol·L-1·min-1。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可用分数表示);
(3)在第25分钟,进行的操作是                 ; 
(4)a、b、c、d四点对应的时刻,NO2物质的量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再次平衡时的d点NO2的体积分数比b点时        (填“大”、“小”或“相等”);
(5)假如在第35分钟从容器中移去0.4mol N2O4,并加入适当催化剂使反应在第40分钟达到平衡,请在图⑴中画出从第35分钟以后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并标注所画线条对应的物质。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探究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的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实验是化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现有下图所示A~G七种仪器,请根据要求填空。

(1)写出仪器名称:B,F
(2)下列实验操作中用到仪器G的是(选填下列选项的编号字母)。
a.分离水和CC14的混合物 b.分离水和酒精的混合物 c.分离水和泥砂的混合物
(3)实验室配制100mL 0.5mol/L的盐酸溶液。
①下列关于仪器E的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选填下列选项的编号字母)。
a.使用前应检查是否漏液 b.使用前必须烘干
c.不能用作物质反应或溶解的容器 d.热溶液可直接转移到容量瓶中
②需用10mol/L的浓盐酸mL。取用该体积盐酸时,需要用到上述仪器中的A和(选填仪器的编号字母)。
③在实验时,按下列步骤“计算→量取→溶解→转移→定容→保存到试剂瓶中”进行配制,定容后,液面位置(如下左图)正确的是(选填下列选项的编号字母)。

④请在试剂瓶标签上填写相应内容(盛放上述配制好的溶液)[(标签如上右图)]。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题中实验要求,请选择合适的实验操作,将其标号填入对应的空格中。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证明米汤中含有淀粉


证明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除去Fe2O3中的Al2O3


证明粗盐中含有少量Ca2+

供选择的实验操作:
A.加入Na2CO3溶液,观察现象
B.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pH试纸中部,对照比色卡
C.加入碘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D.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过滤

(1)一定温度下,向4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HI(g),发生2HI(g)H2(g)+I2(g),H2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0~2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HI)=mol/(L·min)。

(2)①某温度下,反应SO2(g)+ 1/2O2(g) SO3 (g) 的平衡常数K1=50,在同一温度下,反应2SO3(g) 2SO2(g) + O2(g)的平衡常数K2的值为
(3)某温度下,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A和2 mol B进行如下反应:3A(g)+2B(g)4C(?)+2D(?)。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 mol C,且反应的前后压强之比为5∶4(相同的温度下测量)。则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K=。(列出算式,代入数据即可)
(4)下图表示373K时,反应A(g) 2B(g)在前110s内的反应进程。

①373K时反应进行到70s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反应进行到90s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

A.加入催化剂 B.扩大容器体积 C.升高温度 D.增大A的浓度

②请在图中画出反应物A在0~70秒时的浓度变化曲线。

(1)高炉炼铁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1/3Fe2O3(s)+CO(g)2/3Fe (s)+CO2(g),已知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下。则:

①该反应的△H_____0(填“>”、“<”或“=”);
②在一个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000℃时加入Fe、Fe2O3、CO、CO2各1.0 mol,反应经过l0 min后达到平衡。求CO的平衡转化率= ________。
(2)常温下,HR(酸)溶液pH=3,MOH(碱)的溶液pH=11,两者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则混合溶液中必定有一种离子能发生水解,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5℃时,pH=0的HCl、0.1mol/L的HCl、0.01mol/L的NaOH、pH=14的NaOH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之比为
(4)已知25℃时,电离常数Ka(HF)=3.6×10-4,则0.1 mol·L-1 HF溶液中c(H)=mol·L-1

(1)氯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无色液体,0.25 mol 该物质与一定量水混合得到一种稀溶液,并放出Q kJ 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已知:Fe2O3(s) + 3/2C(s) = 3/2CO2(g) + 2 Fe(s) ΔH =234.1 kJ·mol-1
C(s) + O2(g) = CO2(g)ΔH = —393.5 kJ·mol-1
则2 Fe(s)+ 3/2O2(g) = Fe2O3(s) 的ΔHkJ·mol-1
(3)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已知断裂1moIN-N吸收167kJ热量,生成1molN≡N放出942kJ。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写出N4气体转变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

(4)下图是丙烷(C3H8)、二甲醚(CH3OCH3)燃烧过程中能量变化图,其中x为各自反应中对应的系数。根据该图写出二甲醚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